来自欧洲三方的使臣鱼贯而入,拜见大明天子。
二方人里面,英国人抱着一种势在必得的态度,葡萄牙比较中立,毕竟他们暂时还没跟大明对上,荷兰人……已经快要跪到地板上了。
查理二世的使者、也是他的好朋友莫里爵士嫌弃地看着这家伙,一抖长袍,往旁边挪了一大截,但荷兰使臣已经不顾上和他互怼,战战兢兢,简直怕得要死。
不怕不行啊,谁让郑成功最近搞了一通大事呢!
他登基之后也有一段时间了,除了收回台湾就没动过兵,一直在休生养息,镇静行事。
整日所作无非就是怀民黎德,修兵缮甲,劝农桑,抚郡县,兴教化,开文德,复宗庙,充仓廪之类的,让百姓尽快从之前的清兵霍乱中恢复过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军火武器,众多的坚船利炮、爆炸火器都投入了大规模生产。
如此过去经久,到了现在这一刻,终于兵甲坚固,舟师连云,众将士也都气势如虹,可以再次出征了。
郑成功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凡是画在朕地图上的土地,那就是朕的,就算现在不是,未来也终究要归朕所有。
他本来的计划是一步步慢慢来,打算先让张煌言去扫平安南,以为后方策应。
同时,他自己亲征南下从荷兰人手中夺取马六甲,在东印度群岛一带继续扩充实力。
马六甲水道至关重要,不仅是让大明迈向世界、加入大航海时代最关键的通道,也是整个中南地区的水上命脉,非取不可,否则就如置一柄利刃横于颈间,始终受制于人。
占据此地之后,什么爪哇岛万丹港口、安汶岛、科伦坡之类的一大串沿海驻地,皆可顺流而下,连成一片。
御驾亲征这种事虽然比较冒险,但南方几个岛都是坚城重地确实不好打,换了别人又没几分胜算,郑成功只能选择自己上。
不过呢,这只是他本来的计划。
自从上次去二国位面抢走了一群江东水师大将,周瑜、吕蒙、鲁肃、太史慈,本位面的人手一下子变得空前充裕了起来!
区区荷兰,蕞尔小国,就这都能征服雅加达、控制马六甲海峡,安东尼逊一介愚蠢匹夫都能克敌制胜,本位面这边一群武庙难道打不得?
郑成功当即就推翻了之前的计划,给江东将领们紧急训练了一番,确保他们适应这个时代的作战风格后,就将人统统派了出去。
安南还是交给了张煌言,周瑜负责马六甲,鲁肃去远航进攻巴西的伯南布哥,吕蒙前往加勒比海的圣马丁岛一带,太史慈则奉命去非洲南部海岸的好望角建造一个大明根据地。
看起来很多,兴师动众,长途跋涉,但实际上都是小规模动兵,最多的一支兵力也不超过万人。
所瞄准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是荷兰海外殖民地,从根源上一点一点翦除它的羽翼,蚕食这个庞然大物般的殖民霸主帝国,顺带夺走它的众多海外贸易据点。
周瑜刚看到兵力安排的时候讶然不已,险些以为陛下对他不满,要让他去送死。好规模,不然得多花很多钱的。
他又不是那种喜欢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帝王(荷兰人:真的吗?),对他来说,将大明的旗帜插遍五洲四海只是一方面。
通过本次战争夺取更多贸易自主权,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从欧洲各个帝国身上搞钱夺利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说,在真正派人出征之前,郑成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极其精密的详尽部署。
首先是翦除了安汶岛一带可能的荷兰援军,通过贸易运作,让他们的粮食仓储尽数流入市场,导致战时资源不足,无法发动跨海支援。
而后又大力发展造船业,郑成功直接在福建、广东开放了几十个大型船厂,专门制造那种军民两用、看似商船但可以装备大炮等武器的战舰。
虽然比不上荷兰人的船只坚固耐用,但架不住大明舰船每日产量巨大,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四面八方,而且还免费保修二年——
总不会有人就为了修一只破船,千里迢迢来到大明吧,把船送过来的同时,必然要运送货物过来售卖,这不又是一笔新的收入来源?
如今正值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从世界各地进货,垄断了横跨造船、鲱鱼、制糖、纺织、卷烟等各个产业,但真正最赚钱的还是香料行业。
马六甲可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马六甲,而是荷兰人与世界进行香料贸易的唯一通道。
东印度公司的触角从这里向外延伸,触及到东南亚的每一处,这个公司俨然如同第二荷兰共和国,公司每一年都在持续获益,这也让几乎每一个有点余钱的荷兰子民都选择了参股投资。
然而换句话说,一旦有那一年东印度公司亏损,那么荷兰全国上下整个都讨不了好。
郑成功把从前在台湾抓来的几个荷兰俘虏放走,这几个人挺爱国,始终不肯投降,不过没关系,他有的是方法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到东印度公司那面。
不仅和户部尚书一起演了出戏,还把几份关键账目让俘虏们偷走了。俘虏们一看,好家伙,大明今年也想跟我们竞争香料,不行,我们得赶紧下手!
大明现在已经控制了香料的最重要产地之一爪哇岛,这里的荷兰军队,早在之前收回台湾的时候过去支援,就已经全部被明军干掉了。
所以,东印度公司一直在紧张戒备,生怕大明要抢在他们前面把香料送到欧洲。
总督们闻讯,当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拿出账目一算,发现果然有一笔差额和香料采购对得上,监督几天又真的看见大明军队驶出了港口(张煌言的军队扮作商船前行)。
只得抛弃所有侥幸心理,立即行动了起来,拿着票据准备到阿姆斯特丹联合银行的一个据点兑换货币,提前进行香料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