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人皆以为今年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轻易不愿意出门,就算出门无不裹着厚厚的衣服。
自高府被围后,五城兵马司巡逻人员和次数越来越多,东厂宦官骑着高头大马频繁出入皇城。
京城中诸位大臣不再提辞官之事,每日乖乖上值,明面上的宴会能不办便不办。
内阁三人,独剩张居正,朝中大事皆压到他一人身上,原本略显圆润的脸一下子清瘦了许多,配上长髯,更添几分智者的魅力。
审讯在焦灼地进行着,被关押在东厂的刺客王大臣坚持他是受高拱指使。
冯保领了圣旨,十分上心,各种手段都用上皆不能使王大臣改了口供,于是每天苦着一张脸向小皇帝万历和两宫皇太后汇报。
朱翊钧对他惺惺作态厌恶至极。
高拱府上每日传出他洪亮的喊冤声,以及大骂冯保用卑鄙手段诬陷他的骂声。
六部九卿大臣观望一段时日,大部分人认为高拱的确是被冤枉的,坐立难安。
不论高拱亲友,抑或高拱政敌,他们都达成了一致共识,不能让高拱含冤而死。
今日他们坐看,无所作为,任由高拱含冤;他日自己面对如此局面,别人亦会如此。
只不过真让他们行动起来,又各自有所顾忌,毕竟他们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吏部尚书杨博在官场四十余年,声誉卓著,胆识过人,虽官职没有张居正高,但张居正平日经常向他请教政务,十分敬重他,他也一直看好张居正这位比他晚入官场十几年的后生。
杨博找到张居正,将自己态度摆出,甚至提出愿意上疏支持张居正成为首辅。
他信心十足,劝道:“高拱已不是你登首辅之位的阻碍了。何不让行刺之事早日了结,以免朝中动荡不安?”
张居正神色冷漠,道:“我也想早日了结,可高拱不认供,僵持不下。”
“你明知高拱不会是背后之人,还拿这种话搪塞我。我也没有让你劝皇上现在就放了高拱,只让你劝皇上让刑部主审此事即可。”
内阁大学士和皇上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张居正在慈圣皇太后要求下,还是皇上的授课先生,说话分量自然比其他人重。
没有马上答话,张居正似在深思。
杨博神色稍缓。
“刺杀之事发生在乾清门,皇上让东厂审理此案是圣明之举,我无从劝起。”
杨博失望而归,众人开始想其他办法。
朱翊钧在宫中收到消息,不动声色。
翌日,东厂宦官奉命捉拿高府三位仆人。
一时间又惊起骇浪。
前几日还只是派人审讯高府仆人,如今发展到抓拿。
这是一种对高拱十分不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