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顾思榆不明白同样是生母出身不好的八皇子胤禩,却为何在年幼时受康熙喜爱。
帝王之心,也不是她这个平头百姓可以随意揣度的。
还未有机会能与康熙帝见上一面的顾思榆,也只能凭借着微弱的知识,猜测八皇子可能会比四皇子更会讨人欢心吧。
“哎,哎,好烦啊。”顾思榆在林黛玉屋内的贵妃榻上,躺了没多久,就已经连续叹了十几声气了,就连一旁放着的平时最爱吃的茯苓糕也一口未动。
林黛玉本来是一直坐在书桌前看着诗人袁牧所写的《随园诗话》的,听见顾思榆不断的叹气声,她只好放下书,走到了顾思榆的身边,关心的问询道:“姐姐,今日可是有什么心事,为何一直唉声叹气的?”
“小黛玉,是不是我打扰到你看书了?”因着林黛玉走近,顾思榆便从侧躺着起身坐了起来。
“思榆姐姐,无妨的,书我什么时候看都行的。姐姐的烦忧,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听一听,我虽不能为你解忧,也当一回倾听者。”
“我只是很烦我兄长非要一意孤行的去给太子殿下当伴读,也不知他今日入宫能不能习惯。”顾思榆烦死了这清朝的随时随地都需要下跪的腐朽规矩,顾泓皓进了宫自然是要拜天子拜太子,就连回话也都是跪着的。
“泓哥哥去太子身边读书了吗,这也算是一件极好的差事了。一直听闻太子殿下聪慧过人,由皇上亲自待在身边教导。皇上每日必做的两件事情,一是去给太皇太后问安,二就是召见太子殿下,问询功课。”
“就在今年为了让皇太子能好好的读书,皇上还特意修缮了文华殿。”
林黛玉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所言的一直听闻,大概率就是从林如海的口中得知的吧。
连林黛玉这样的深闺小姐,都知道胤礽的名号,想来这紫禁城里大概无人不知,当今皇上对于皇长子胤礽的这份偏爱了。
“太子现在确实很好,但是现在不代表将来。我只是不明白,他一直要追求入仕途,就没有想过可能会因此送命吗?”即便不被同僚诬陷至流放,以他的小身板万一操劳而死怎么办?
顾思榆就觉得此刻的自己就跟那个操心的老母亲一样,只想他安安稳稳,不求他有所成就。
彼时年仅三岁的林黛玉已然看破,有些事情,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论语》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但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追求,这些是可以高于生死,无惧生死的。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一直都排在首位。泓哥哥为男子,想追求一番功名,也属常理。”
“唐代诗人沈千运在《濮中言怀》中写道,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现下乃太平盛世,他若有才,将来必当会被委以重任的。”
顾思榆没有说当官不好,毕竟在她之前所在的时代里,公务员这个岗位那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到桥另一边的才是赢家。几百年之后,仍旧抢手的岗位,顾泓皓能占一个,也是他的机遇造化。
但问题是他现在是太子伴读,总不可能一直都是。等到他到了科举的年纪,自己一定要提醒他,专注入仕途,切勿瞎战队,独守本心,任由他们争个你死我活,只专注一个宗旨,作为朝臣,只忠于我朝皇上。
只要不参与夺嫡,当个看管书籍负责记录皇帝起居的闲散官也好。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