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办法 晋江首发

看起来,还是先得从内部瓦解他们的抱团趋势,正德帝心中隐约有了一个想法。

张鹤龄当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大外甥的影响,只继续苦口婆心:“皇上不管想要做什么,都不能急,治大国如烹小鲜,慢慢来,才能尽力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损失。”

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的顶峰是明清,但是其实明清自己比起来,那清简直可以吊打明。

明还有一帮子士大夫掣肘皇帝,清朝那就干脆是皇帝的一言堂。

乾隆的十全武功,含金量最大的几个,都是他乾纲独断死扛着满朝文武的反对,自己定下来的,这在明朝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毕竟明朝不管是税收还是皇帝自己对于朝堂的控制力都不如清。

清能花几千万两银子,拿炮一寸寸把大小金川轰下来,明朝能吗?

一个万历三大征都差点把明朝政府打破产。

可见虽然大家都说明清,其实两个朝代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对于大外甥想要掌控朝政,张鹤龄还是很乐于支持的,毕竟许多事情,若是没有乾纲独揽的前提,都是办不成的。

皇帝对于东南的重视,开始一点点从朝堂上蔓延开来。

同时在民间也渐渐有了皇帝想要完全放开海禁,将海盗彻底剿灭的传言。

这个消息可一下子捅了文臣们的老窝了,一时间劝谏的奏章如同雪花片一样飞到了皇帝的手中。

而皇帝看着这些奏章也不着急也不生气,反倒还回复安慰他们,这都是民间流言,不足为信。

可是对于这些流言,皇帝却也没有做出什么惩处,仿佛是在放任这些流言发展似得。

如此文臣们越发不安了,皇帝难道是真的想要开海禁在东南用兵?

这可是祖宗之法啊,怎么能就这样放开呢?

而且如今禁止下海也有海盗扰攘,若是放开海禁,岂非东南也会不安稳?

很快的,上奏的范围从言官们蔓延到了阁臣。

刘健先是上了一封试探性的奏章,想要打探一下皇帝真正的意思。

皇帝对于阁臣们的奏章,依旧客气,还是好声好气的一番安抚,然后否定了这个传言,表明自己目前并没有这个想法,可是刘健此时的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因为他知道,皇帝就根本不是这样会好生安抚大臣的人!他现在这般客气,必然是在谋划更大的事情。

刘健心中一时生出许多不安,可是说到底,他和皇帝的关系并不算太过亲密,皇帝肯定不会和他说实话的,想着前几□□堂上发生的事儿,刘健决定得去找昌国公问问,无论如何,他是皇帝的舅舅,也是皇帝如今最信得过的人。,,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