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眠了。
直到想起自己收到的新剧本还没看完,干脆翻身起床去了书房,把放在桌面上的剧本拿起来看。
这剧本是李程岳耗费三年写出来的,名字叫做《洛阳诡异录》,是个虚构的不完全真实的古代背景的故事。
讲的是武则天登基不久,洛阳城里最大的牡丹花园一夜之间突然全部被火烧了,有个游方道士说,这是因牝鸡司晨,所以天降神罚来惊醒世人。
巧合的是,武则天此前一天,曾赋诗一首,“明朝游上苑……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如今所有的花在花园里都开着,只有牡丹花全被烧焦了没有开放。
有传入民间的流言说,“是女帝先霸道的让百花违背天时开放,只有牡丹花不畏惧皇权没有开,因此被女帝记恨上,这才一把火给烧了。”
这则流言已经让全洛阳百姓议论纷纷,还有人妖言惑众,说:“那些烧毁的花其实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女帝得位不正,引的花神震怒,这才有了神罚。”
女帝震怒,命大理寺派人调查洛阳牡丹苑被烧一案。
故事就是围绕这个案件展开的。
故事的主角并不是武则天,而是一个破道观的小道士。
这小道士原本是京城富户家黄老爷前妻的儿子,他的母亲原本是一家大商户的女儿,原本也是家庭和睦,后来母亲家做生意亏了本,黄老爷流连花楼,
后来抬了一房贵妾,
竟然活生生的把这嫡妻气死了。
不到三年他又娶了一房继室,俗话说,有了后爹就有了后娘,原本生的宝贝儿子变成了狗都不如的废珠子,怎么看怎么刺眼。
一次意外,这小子被拍花子的带走了,阴差阳错被一个道长救了下来,成了现在的小道士。
道长有个做和尚的好友,因为这次案件,去洛阳赏花的道长与他好友全都落水身亡,小道士起了疑心,跟上去查看此事,发现一家黄员外格外可疑,因此追上去调查,故事由此展开。
为报仇,小道士求见了狄仁杰,也求见了武则天,追查线索,由老道士的死亡展开了一场滔天大案。
这故事是从小写大,案件脉络都写的很清楚,倘若影视化,肯定要删减很多。
商黎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武则天贬牡丹花”的传统故事,他小时候在书上看过。
小时候不懂事,以为这故事是真的,长大后历史书看多了,才思忖明白,牡丹花不畏强权被贬的故事,很可能是只是一个虚构的强行按在武则天龙袍上的污点。
对于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商黎非常尊重的。
他不太喜欢探究后人编撰的有关武则天身上情情爱爱的故事,倒是有点好奇她的政治手段。
商黎想,如果所有的故事都把她当做一个可以八卦的女子,而不是一个有城府的皇帝,那也太无趣,太俗气了。
可惜,很多故事里,武则天的风评并不友好客观。商黎看到的第一个把武则天当做皇帝塑造的,还是他小时候看过的悬疑剧《狄仁杰》里面的老年武则天。
总觉得吕老师的表演更符合他心目中比较接近史实的女帝。
最近几年,对历史人物都是八卦多一点,纯剧情不恋爱的剧几乎没有多少。
这次接到这个有关武则天的剧本,商黎也是意想不到,他甚至觉得李程岳够胆量写这个故事。
关于武则和牡丹花这类民间故事,商黎不知道历史上民间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
他隐约记得清代《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还把“武则天怒贬牡丹”写进了书里,在文人墨客的传播下,很多不懂事的小朋友对武则天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认为她就是霸道没有容人之量的人。
没想到李程岳会把这个故事编撰成一个典型的政治悬疑案件。
商黎的唇瓣勾起来一丝微笑。
李程岳的文笔功底深厚,他的剧本里塑造的武则天也是一个不怒自威、会辨别人才的老年皇帝形象,皇帝身上没什么情情爱爱的戏,商黎还挺喜欢这一点。
从主角受到皇帝的嘱托调查案件,到连环命案,层层转折,凶手水落石出,节奏很快。
商黎觉得这个剧本越看越有惊喜。
不过他对故事感兴趣,却对故事所需要拍摄的背景有点没把握。
对于文学造诣不够深厚的导演来说,唐朝并不是一个好拍摄的朝代。
”
“?[”
对他们这种幕后导演来说,穿什么真的不重要,没多少人关注这个。
“不管我是穿红的还是穿绿的,观众和评委都不会在乎的。”
无所谓。
商黎觉得正常穿一身干净整洁的礼服就可以了。
但是霍明齐并不这么想。
他的视线落在商黎腰身的曲线上,觉得如果只是穿裁剪寻常的礼服,那是暴殄天物了。
他是真心的想要赞助商黎一身白色的礼服,因此他提议道:“其实还有一星期,时间还来得及,不如跟我去量一下尺寸,定做一身。”
商黎歉意的笑一笑,“我是真的感觉没什么,这个真的不重要。”
霍明齐认真的告诉他:“我觉得很重要。”
商黎一怔:“一件衣服,这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