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泠这才想起几天前大年初一的点朱砂,‘是眉心花钿?’
沈珏道:‘你也不提前给我透个风,我还是让报社的记者去采访,费了不少功夫追本溯源,才知道原来最先画此妆的是你和皇帝。’
玉泠:‘……’
她也不知道竟然会有此‘广告效应’啊。
怪不得这几日总有不少宫斗积分上涨,她还以为是佟佳氏在承乾宫气得每天怨念她才涨的,所以没问系统。
经过沈珏告知,她才知道,那日宴会当晚,大臣们回到府家中女眷提及了此事,纷纷有了效仿之意。
大臣们年纪不小,不好意思舔着老脸,在眉心点朱砂,但为了追随皇帝,响应他的号召,就让家中的女眷们都点上,甚至是亲手为自家夫人点上那寓意鸿运当头的花钿。
继而随着高官女眷们过年期间的互相走动,此妆和钦天监的说法便迅速在官眷中盛行,年幼的孩子和婢女也尽皆效仿。
自然而然的,如此简单的妆容,又在过年期间有如此美好的愿景和寓意,百姓们也都跟着学起来。
短短三日,风靡整个京城,甚至有被行商传播到京城外的趋势。
玉泠好笑地告诉了沈珏真相,真相就是皇帝那朱砂是受惩罚的结果,钦天监的说法是她信手拈来的胡诌。
沈珏听完哈哈大笑,并表示现在这样的说法就挺好的,百姓还是不知道真相比较好。
沈珏:‘后日初六新一期的报纸,我打算放上这篇采访,再雕刻画版,给百姓普及更多唐妆花钿的花样,你让系统给查查资料呗。’
系统:【……】
它是拿来这样用的吗?
他们兄妹可还记得自己是宫斗系统??
最终系统还是帮忙查了,以画在纸上的花样子飞鸽传书给了沈珏。
沈珏收到后,又托了玉泠一件事:给他几样宫中之物去义卖,他会在下一期的报纸上做拍品预告。
从大年初一的新年第一期报纸开始,沈珏就开始为元宵节的义卖活动造势了,民间募捐的拍品以及出了一波预告。
报纸上的广告效果非常好,如今沈珏根本不愁没有广告商和想要出名的富人,都是别人主动找上门的。但宫里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贵不可言、才是真的稀罕。
玉泠将此事应了下来,可要捐什么东西出去,却有些为难。
女眷的私物不可、御赐之物不可、古董文物不可,若是不够贵重、不够体现皇家独有的特殊性亦没有意义。
如此,便只能用本朝内务府所制造的,专供皇宫里的全新物品了。
此事还得皇上点头,玉泠去了乾清宫求见。
大年初四,康熙帝已经开始处理朝政了。
玉泠不想多加打扰,直说想从年前内务府进献给她的,一对御制珐琅描金‘福寿双全’花瓶捐出去。
那是她收入库房还未摆出来的,有‘康熙御制’字样便贵不可言了
,是民间绝不会有的东西。
玄烨听了便点了头,又问:“只一对花瓶会不会太少了?朕也从库房挑几样?”
玉泠:“物以稀为贵,不少了。而且义卖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其他合适的物品往后再捐不迟。”
……
两日后,报纸报导了花钿妆面盛行的缘由,不但没有让这股风潮淡下去,反倒让很多年轻男子、读书人也纷纷效仿帝后,在眉心点上朱砂。
仿佛这样,就能和帝后一般满身金光,鸿运当头。
报纸上印的几个简单的花样子,也受到了京城女子们的追捧,听说下期报纸还会有新的花样子,报纸的订购数量直线上升。
而报纸上对于义卖会的拍品预告,也引起了一波热议。
“什么?!慈善社竟能拿到宫中御制之物,还是皇后娘娘所捐之物?”
“那会不会是皇后娘娘用过的啊?听说当今皇后是凤命,身上有金光的,谁拍下来她的东西摆在家里,家中会不会也能出一只金凤凰啊?”
“呵呵,不要痴心妄想了,皇后娘娘何等金贵之人,她用过的东西怎么可能流入民间,给尔等腌臜之人染指?”
“就算不是皇后娘娘用过的,但总是经她手所捐的,能拍到此物便是得到娘娘恩赐的福气了。”
……
因着大年初一那无心栽柳之举,玉泠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礼部的大臣上折子,请皇后主持今年的亲蚕礼。
从古至今,每年立春,若无特殊情形,皇帝都会举行籍田礼、祭先农神,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也是祈祷当年国土的风调雨顺。
但大清开国以来,帝皇每年皆祭先农神,却尚未有皇后举行亲蚕礼的先例。
此折一出,议政大臣们竟异口同声赞同此事,纷纷于朝堂上附议。
玄烨见状,心中不由满意于皇后的威望日高,这是大清稳定昌盛之兆,他在朝堂上便应了下来,让礼部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