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缺钱了,余桑心思沉重地匆匆逛了集市上的其他一些摊位,了解了布价之类的价格。
麻布,300文一匹,棉布,450文一匹,有花色的更贵些。
两人回到余满山摊位,好像已经卖了一些东西出去。
不到一会儿,有人站到隔壁卖草鞋的摊位前,喊道:“收摊位钱了,3文钱!”
余桑疑惑,问余满山:“爹爹,摆摊也要缴摊位钱吗?”
余满山已经从布袋子里摸出三个铜板,闻言道:“是啊。”
收摊位钱的干瘦男人已经到了余满山摊位前,余满山将三个铜板递了过去。
连摆摊都要缴摊位钱......这当农民也太难了吧?
这又是一项成本......
旁边卖草鞋的老大爷道:“来草市摆摊肯定要缴摊位钱啊,好像这个乌安塘的草市本来就是别人扑买的,每年给朝廷缴多少钱,他又从我们摆摊的这里收摊位钱。”
原来如此......
扑买应该是承包的意思吧?
余桑从现代到这里,第一次听说这种事。
那要是摆摊卖不出去东西,还要亏个摊位钱?
这种赶场的临时集市,听老大爷说的,原来叫“草市”。
余桑看这个卖草鞋的老大爷知道得还挺多,她嘴甜地喊了一句:“翁翁”
“翁翁你知道的好多啊,那翁翁你知道田多少钱一亩吗?地多少钱一亩啊?”
余桑本就长得可爱,今天要出门,魏老太特意给她梳洗整齐,头上顶了两个小丸子,还用布包了,缠了绳子,声音又甜,卖草鞋的老大爷听小女娃夸他,他自豪道:“那翁翁有什么不知道的?”
“这田,它也分上中下等,像那种上等田,我隔壁张家去年买过,十三贯七百五十文一亩,中等地......”
他比划了两个手指头,“两贯一百文一亩。”
上等田,13贯750文一亩。
中等地,2贯100文一亩。
余桑把价钱记好了,先知道田地的价格,才好有努力目标,要赚到多少钱才能买得起几亩田地。
“至于中等田,好像是九贯五百文,上等地是三贯二百五十文。”
中等田,9贯500文。
上等地,3贯250文。
种地,还得是田重要,田可以种稻,也可以种麦,种菜也可以。
即使是余桑这样只知道理论的小白“农民”,也知道地蓄不住水,种不了水稻。
地的价钱自然是完全不如田的。
只是,上等田和中等田价格差了4贯250文。
余桑突然问余满山,“爹爹,一贯钱是一千文吗?”
她是注意到了卖草鞋的老大爷对于钱的计量词,用的是“贯”,而不是“两”。
她心里有些计较,如果是用“两”,那就代表这个朝代是用到大量银子的朝代,国家货币以银子和铜钱为主。
如果用到“贯”,那应该就是以铜钱为主。
余桑默默没把这个问出去。
她在现代的时候,有时候会刷到这类的科普视频,中国古代好像就是从明代开始,白银才作为主要货币流通的。
余三郎插话,“那肯定一贯钱就是一千文啊。”
摊位前来了顾客,余满山正在跟买家谈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