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便宜点的款吗?”她径直问。

“普通款一千九百八,手动倒带。”

录像厅用的好像就是这款手动倒带的,没想到这也要小两千,苏叶这辈子花过最大数额的钱,就是领证那天买的对表,也才一千多。

超出预算,只能回家。

结果第二天醒来脑袋里全是“浪奔浪流”,乃至之后一周都是。

时间很快来到六月五号,苏叶收到了这个月的两千元款汇,这一次非常及时,依旧是羊城汇出的,苏叶仔细把那个记在心里,觉得贺观棋应该是在这工作。

照例请假去邮储转存,出银行时,从自己存折上取了两千元。

看着就剩下不到一千的存款,苏叶告诫自己要节约,一边冲进百货大楼把自己想要的那款给买下来,留下地址,约周天去安装。

周末大清早,送货的工作人员替她把录像机连上电视,又塞了个测试录像带调试,最后把怎么使用告诉苏叶。

录像机有了,还差录像带。

苏叶一刻没停,坐公交去中山路,她记得那家店的墙上贴了出租价格。

片刻后,她带着租期两天租金60元的12盘录像带,坐公交回家。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在脑海里围绕了一周的旋律终于真正响起在耳朵边,也响彻整个小洋楼。苏叶那股心痒难耐的劲儿终于下去了。

周一早上开例会,苏叶不在。

会议是文工团老大师团长主持的,这是继今年年初的春晚动员大会后,第二次开全团大会,内容是迎接七月港台文艺工作者到访考察内地文艺工作。

台下王玲珑听得激动不已,想找苏叶聊却找不到人。

人事科长没收到假条,科长想让另一名干事给苏叶打个病休,但杜丽开会时候没看到苏叶,盯得很紧。中午午休时候,传达室保安来敲门说有人找苏叶,杜丽去人事科还没看见苏叶,让人事拿了苏叶的地址给保安,让他去给访客。

人事科长解释道:“她前天下班时候就有点不舒服,估计病得起不来了,年轻女孩身子弱。”

“那我可不管,后补的假条在我这过不去。”杜丽说完回办公室,琢磨着这次给苏叶的处分要怎么下笔,忽然咂摸出一点意思。

上岗几个月都没抓到苏叶的错处,怎么今天一出问题就有人来找?

杜丽知道苏叶已经结婚了,嫁给了一个体制外的。全单位没一个见过她老公长啥样,杜丽觉得肯定是嫁得不好,才不好意思让人看。

不然干什么藏着掖着?

杜丽现在怀疑来找人的就是苏叶的老公。

看了眼手表距离两点半上班还早,于是搁下钢笔,出办公小楼骑上自行车离开文工团。她倒要看看苏叶藏着掖着不给看的男人是个什么德行,休息时候还能给思佳好侄女描述一下,让她心里舒服点。

另一边,人事科长匆匆找到王玲珑:“你赶紧跟上去,主任要去找苏叶了!苏叶家在西塘路1588号,万一杜丽找事,你帮着她点。”

王玲珑一听就炸了,“谁没个头疼脑热啊!工作本来就很清闲,杜丽天天不知道在管些什么,拿着鸡毛当令箭!”

王玲珑一直觉得杜丽有病,一点小事揪着不放,于是也匆忙骑上自行车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