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封神当正史(二)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大半锅,都应该由李隆基背,是他沉迷享乐,荒废朝政。可惜谁也不想背负骂名,于是,大冤种杨贵妃就被迫登场了。】

【杨玉环被誉为种花家四大美人之一,擅歌舞,通音律,相貌美艳,性格温婉。起初嫁给寿王李琩为王妃,夫妻两人感情很好,琴瑟和鸣。】

【但不幸的是,李琩他爹李隆基老不正经,垂涎儿媳美色。让杨玉环假意出家,做女道士,等到风头一过令她还俗入宫,封为贵妃,从此三千宠爱加一身。】

【杨贵妃得宠后,杨家鸡犬升天。其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兄弟均赠高官,其远房兄弟杨国忠被玄宗拜为宰相。杨家一族,甚至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砌书家庙碑。一时间,世人有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感慨。】

【于是乎,后世人凭空捏造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代有白居易的诗作《长恨歌》,清初有剧作家洪昇的戏剧《长生殿》,近代也有不少以杨李爱情为背景的电视剧。】

【对此,我只想说,二十多岁的青年美女与六七十岁的糟老头子,有个毛线球的爱情啊,一点儿都不般配好吧!】

【人家杨玉环有年龄相仿,感情甚笃的帅气夫君,结果夫君的老爹偏偏以次换好,强占儿媳,搁我是杨玉环,我糟不糟心!】

此时,尚且年轻的李隆基,在听到自己未来会做的事时,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有些难以置信。

不是吧,我未来有那么不靠谱吗,弄坏了大唐江山不算,还能干出强占儿媳这般缺德的事儿!

而李瑁的娘武惠妃本人此时圣宠正隆,面对爱妃爱子幽怨的眼神,李隆基感到了什么叫做社死。

而年老的李隆基,被天幕这么直白的揭了老底,面子有些挂不住,不由得恼羞成怒起来。

这天下都是朕的,朕纳一个妃子怎么了!

杨玉环趁机悄悄的背过头去,与曾经的夫君李琩交换了一个眼神,夫妻两人皆是落下了一滴眼泪,然后飞速拭去。

陛下对她恩宠有加,连带杨家成了权势滔天的名门望族,她凭什么有怨,她有什么资格不知好歹呢!

只是,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她也曾是寿王妃,而不是杨贵妃啊。

【可惜,杨贵妃终究是红颜薄命。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暴发后,李隆基出逃长安,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为了安抚士兵们,李隆基赐死了杨贵妃。】

【从此,杨贵妃便被钉上了耻辱柱。后人说她是妖妃,乱李隆基君心,才导致了安史之乱,实属红颜祸水。】

【但杨玉环真的是祸水吗?又不是她逼着李隆基荒废朝政,耽于享乐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李隆基后期开始昏庸,才能做出强抢儿媳的丑事,她也是受害者之一。】

【人们常常把昏君和妖妃凑成一对。认为君主之所以昏庸,大多受了妖妃的蛊惑。】

【所以说桀纳妺喜而夏亡,纣纳妲己而商王,幽纳褒姒而周亡,男人们常常把这个当成经典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娶贤妻,远佳人,以免美色祸国。】

【周先生有一句戏言说,“种花的男人,本来大半可以做圣贤的,可惜全被女人毁了”。】2

【但没了女人,男人们就真的一定能成为圣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