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3)

再一看名字,走眼了,是个姑娘。

他又把其他的纸花拆开,得到了三十多分完完整整的作业。每一份的字迹都很工整,一看就是上课认真听的杰作。

每一张卷子,正面中间都有一个字,按着学号连起来正好是一句话,大意是祝他教师节快乐。

他沉默了很久,才有些不自然地开口:“现在的小孩,想法还挺多的。”

也不怕他没看见放抽屉里吃灰。

这搞得,他都不好意思给他们布置作业了。

不行,他要做一个铁石心肠的老师,不能被这帮学生感动,该上的课还是要上。

于是郭倾掏出手机,直接略过那一大串到现在还在增加的争执,在群里发了条消息。

【地理郭老师:今天下午随机开麦查作业,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群里瞬间安静下来。

此时正在上朝的皇帝大臣们,已经感受到了满满的压力。

刘彻今日正好在殿上与众臣议论农事,只是反馈不是很好。

“臣以为,农事需徐徐图之。黄河水患难平,旱涝难以预测,只能靠天吃饭。”白发苍苍的老臣说到水患就叹气。

这都治了多少年了,还是一直泛滥。虽说泛滥后能带来一些肥沃的土壤,可是被淹没的庄稼、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那不知怎么就布满盐渍的土地,实在是令人头痛。

“陛下,增产不能只看天气,我们还能改进耕种方式和工具啊。”忽然有人站了出来。

“如何改进?”刘彻赶忙问。

“臣对农事不甚了解,但臣想向陛下推荐两人。”

“什么人?”

“一为落下闳,一为赵过。”臣子不慌不忙地说:“两人虽年纪轻轻,但落下闳精于天文,赵过对耕作颇有心得,想必陛下定会从他们身上有所收获。”

“落下闳?赵过?”刘彻立刻拍板,“即刻请上京来。”

而已经写完作业的韩非,此刻正自己溜达到了偏僻处,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划动。

他年纪还小,本来应该有人看着他,但他并不想让别人知道屏幕的事,于是就一个人偷偷跑了出来。

【韩国公子—韩非:所以商君也认为,既有利于国,便不必法古?】

【明法禁奸—商鞅:自然】

韩非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聊天的人,不由得多说了很久。

平时荀夫子不和他讲这些,总是说那些儒家的道理。有些他不爱听,但不想打搅夫子的兴致,只能把想法压在心里。

【明法禁奸—商鞅:韩公子天资聪颖,可有来秦国的想法?】

去秦国吗?韩非还真没想过。

且不说他现在不可能离开韩国,因为从小接收到的信息,秦国在他印象里一直是可怕的庞然大物。此时商鞅发来邀请,让他心里下意识有些抗拒。

【明法禁奸—商鞅:不必着急,可以再想想。但是我相信,你最终一定会选择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