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倾感觉自己好像拿苹果吊熊猫的饲养员,时不时就得把耕地、矿产之类的知识拿出来吊着他们,让他们好好听课。
“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它具体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我们不要求知道,我估计我讲了你们也听不懂,感兴趣的可以私下里来问我或者自己查资料,我们讲的是它的应用。”
“以北半球为例,我现在在这里画一个箭头,代表在不受地转偏向力时河流的流向。现在,把你们的手伸出来,手心向上,记住四个字‘南左北右’。”
“四指朝向箭头指向的方向,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大拇指的指向就是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他演示完,觉得不太保险,“要不我找几个同学把摄像头打开,让我看看你们比划得怎么样?”
众人不知道摄像头是什么东西,但这不妨碍他们结合上下文理解郭倾想干什么。
【廪实民苦—杨坚:朕不太方便】
【穷奢极武—杨广:朕也不太方便】
【靡不有初—李隆基:朕觉得自己已经会了】
“这么不想开啊,行吧,我接着往下讲晨昏线。”郭倾在旁边画了个圆,圆的右边再添上一个太阳,“咱们单独看这个地球,把它放正模拟春秋分时的情况。”
“地球的自转会引起昼夜的更替。上次说了,太阳每次只能照亮一半的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春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直接连接南北极点。”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也就是说,从北半球看是沿着地轴逆时针旋转的。因此,我现在画的这幅图上的点,会自左向右地跨越晨昏线。太阳在右边,所以右边是白天,这意味着这些点都是跨越黑夜进入白天,我们管这条线叫做晨线。和它相对的那条线,就是昏线。”
“晨昏线上每个点的地方是是不固定的,只有两个点,那就是它们和赤道的交点。”郭倾在图上拦腰画出一条赤道,“赤道和晨线的交点是地方是6时,和昏线的交点是18时。也就是说,赤道上永远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到目前为止,还不太难。”郭倾说:“接下来,我们又要进入计算环节。”
“每次考试都有人错,号称能把无数学子发际线变成阿哥的日期计算来了。”
说实话,抛开他老师的身份,其实他非常喜欢看学生痛苦的样子。
毕竟他以前也是这么学过来的,看到这种表情就会有种幸灾乐祸的快感。
但很可惜,他是个教地理的,更希望学生能一脸轻松地把答案填出来,然后考一个高分。
【一统六合—嬴政:什么阿哥?】
【我复亦往—刘彻:阿哥是秃头吗?】
“一种调侃说法而已,就是说这个容易算错。”郭倾回道:“阿哥就是清朝的发型啊,明朝之后的那个。”
作为一个热爱搞事的好事青年,郭倾直接找了几张清朝发型图发到了群里。
不能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丑,我要平等地创死所有人。
眼见三张图出现,刘彻好奇地打开来看。
让朕看看后世出现了什么新发型。
没看两眼,他默默把屏幕熄了。
过于新了,他欣赏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