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了今生和前世所处的世界大抵并不相同后,陆琰也不是没有想过也许未来北疆防线不会如上辈子那般被胡人攻破、大景也不会走上既定的亡国结局。
只是,他终究是不敢去赌。
与其什么都不做、去赌一个未来未定的家国太平;还不如抓紧当前的每一秒,将家人明日的平安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在发现了自家大兄本身就精通剑术、熟知军事之后,陆琰心中的紧迫和焦虑感也顿时减轻了不少。
只是老话说得好: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想到陆琛那时好时坏的身体,他还是决定自己也要勤学苦练,争取能够在日后帮得上兄长的忙,至少能够胜任对方左右手的位置……
就这样,一边咬牙横扫田间的麦穗,一边放空精神、在脑海中思绪万千,不知不觉间陆琰就已经割完了一整亩的麦子。
用袖口擦干额头上的汗水、揉了揉自己麻木的双臂,拄着长镰站在田间的少年姑且松了口气。
抬头放眼环视了一圈周边还未收割的陆家麦田、再代入正在田中劳作的庄户数量,已经初步掌握了少许屯田知识的他很快就换算得出,只要再有一天的时间,陆家的这一百亩良田便可以完成抢收。
不愧是兄长……有了那新式长镰,十个人只需两天的时间就能收割完一百亩地,简直堪称神速。
不过,陆琰也知道,即便陆家的田地都已经收割完成,他本人却还是不能休息——
对此,他的那位兄长早就有所吩咐,令他在收割完自家田地后率领十个庄户、继续拿着撩风刀去投献陆琛的那些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孤寡乡老的田地上帮忙割麦。
如此一来,整个麦收时节,陆琰估计是一天都不能得闲了。
不过,知晓兄长这是在以此锻炼自己的少年对陆琛的安排却没有丝毫异议,甚至为大兄一石三鸟的手段感到深深的佩服——
这样做的话,陆琰自己不但能锻炼撩风刀法、夯实基础,还可以趁机实践从陆琛那里学到的屯田技巧;同时,他领人前去帮助乡中孤老收麦的仁义行为也会在周边传开,令他年少扬名、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益处。
别的不说,单说这士绅亲自帮佃农收麦一事,在大景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奇景。相信今年的麦收结束,作为外来户的陆家便可以完全融入周边的两个村落、被乡民们彻底接纳。
只是,这期间就少不得自己的这两条可怜的胳膊再多出上大半个月的力气了。
看了看手掌上新磨出的一层水泡,陆琰摇了摇头,决定处理好手中的这些麦穗就去休息片刻,让庄子里的侍从拿来早就备好的银针淬火挑破手心的水泡,再用兄长最近新做出的所谓酒精涂抹消毒、缠上布条。
然而,还未等他解下绑在撩风刀后的网兜,将其中装得满满的麦穗们倒在田垄外的空地上、让庄子中的侍从们前来打包装车,便听到一阵清脆的马蹄
声由远而近高兴吧?
脑海中一瞬间浮现出某位友人的身影,陆琛在心中轻叹。
这也是第一次,陆家三姐弟从陆琛口中听到了除了道长和云游方士外的传法者的名字。
正因如此,他们对谢家木仓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因它来自于兄长的一位已不在此世的故人。
看了眼被小妹背在身后、除了睡觉外几乎时刻不离身的那柄椆木长木仓,结束脑内回想的陆琰不由得有些艳羡。
有时候,天赋一说真的会让人感到绝望。
而他的妹妹陆芙,毫无疑问的就是那种会令一代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习武天才。
与早已错过习武的最好年龄的陆琰不同,如今年仅六岁的小陆芙正是适合打劳武学基础的黄金年纪。
虽然一开始选择习武只是被哥哥姐姐影响,想要早日帮上大兄的忙;但乍一接触武学,陆芙很快就完全沉迷其中,就连之前最爱的秋千和布偶都被她忘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