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这五处房屋围合出的开放式庭院就是天井,不仅为院落额外增加了采光还在青石地砖内做好了隐藏排水,会将自屋檐滴落的雨水引入屋外城中的水道、保持屋内一直的干爽;又因其汇聚四方雨水落入院中、寓意水聚天心,所以被江南人称之为【四水归堂】。
更令陆琛惊喜的是,这院中竟还栽着一颗经年的枇杷树。
这树高达近四米、树叶深绿油亮,一看便是有年岁的老树了。此时正值花期,那树丛中挂满了白色的花穗,引来无数野蜂环绕、熏得满院都是清甜的淡香。
看到这树的第一眼,陆琛就不由得想起曾经于蓝星上学时曾全文背诵的那篇课文——估计归有光先生在项脊轩中所栽的那株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大概也就该是如此模样了。
若日后他再寻来兰桂竹木栽种在这院落里,说不定也能复原出项脊轩中的那一番“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场景。
既然如此,那就选它吧?
在枇杷树下的青砖水井中掬了一捧漂浮着碎花的清冽泉水送入口中、咂了咂其中的甘甜,陆琛心中对这座小院的喜爱之情愈发浓厚。
就在他抬头看向一旁的陆家姐弟、想向他们征询意见的时候,却已在这三个孩子弯成月牙儿一样的眼中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答案,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是,在陆举人爽快地掏出八十两纹银后,这小院便随之改换门庭、至此归了陆府。
据那位帮陆家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的牙郎所说,这院子的原主人乃是前任吴州太守的师爷。因两年前任期已满、太守升职回京,于是这位太守的幕僚也携家眷随之北上,将这院子挂牌售出,折成现银用于全家在京城内的花销。
“估计是因为当初对院子精心打理规建,这位师爷的要价有些虚高;是以有钱的老爷们嫌这院子小,更愿意再添几十两银钱去买那宽敞的园林,没钱的街坊们也对这院子高攀不起,所以也就一直空置在这里了。”一边填写契书,那牙郎一边为陆琛讲述这院子的历史。
说来也是,高达八十两售价的小院在这州府内也算是中高的价格了;要知道,就算是在那寸土寸金的京城,一栋普通民宅的价格也就才百两有余呢。
当然,一心想要做成这单生意的牙郎可不会对举人老爷说这种扫兴的话。
一直到陆琛在契书上画押完成、确认自己能够收到
一笔不菲的委托金后,牙郎才彻底松了口气。不会取用妹妹们的私产。
“不要慌,
再过几天大兄就可以去官府领取下个月的举人利钱了。”每月下发的足足四两白银加十石米粮,
足够他养活弟妹三人。
只不过,临近月底的这几天就要勒紧裤腰带过了。
但在陆琰看来,陆家现在的生活条件却已经比他们在老宅时好了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