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随着三人的距离离节目组越来越远,自动追踪无人机传输回来的画面已经有些不稳定。节目组不太担心,无人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拍摄并储存录像,这个功能不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而且无人机有自动追踪功能,除非有意外情况,根本就不怕跟丢。

但不出意外的话,果然是发生意外了。

在骑马途中,应浅浅刚好遇见了一批羊在吃草,是小姑娘熟悉的牧民在放羊。

小姑娘娜日见着了熟人很是开心,朝着牧民挥着手。

应浅浅干脆骑着马去找牧民,混在一起玩了一段时间,应浅浅再骑着马和羊群分道扬镳。

这时候,无人机分辨不出哪个才是它需要跟踪的活物。盘旋了一圈后,无人机最终非常肯定地选择跟踪拍摄羊群。

此时的节目组还不知道。

在无人机传输的线路断了后,他们分外放心,觉得肯定不会出问题的机器,会给他们播几小时的咩咩吃草。

这边,谢忱终于追上了应浅浅。

应浅浅早感觉谢忱在后面追了,要不是顾及自己身后还坐着个小姑娘,肯定会让谢忱感受一下什么是他追不上的马。

她拉动缰绳,马奔跑的速度慢了下来,于是扬高了点声音去问谢忱,“你怎么也来了?”“那边太聒噪。”谢忱平静地道。

听懂了这个词,娜日蓦地就笑了出来。

在城市化冲击下,娜日所在的民族是少见的还保留着传统游牧文化的民族。政府特地为他们划分了保护区,允许他们在这片生养他们的草原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同时也有重视这里孩子的教育,派过专人来对孩童进行基础文化教学,其中普通话便是最为基础的一样。

娜日看着年纪不大,但普通话是所有孩子中学得最好的,有时候牧民和外人交谈,她会被抓来充当翻译。

她眼神往两人的方向左右地瞟,大概是感觉到两人之间一种奇特的范围,对着应浅浅问道:“姐姐,你和叔叔是一对吗?"

应浅浅不想骗小孩,侧头看着她点头,大方承认。

“对。但是这现在是我和叔叔的秘密,得拜托你帮忙保守秘密,先不要告诉任何人,尤其是和我们一起来的那群人。"

娜日自觉是收到了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立马点

头,拍着胸脯保证,"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和别人说的!"

应浅浅想起了自己还随身携带着相机,便下了马,问娜日要不要拍照。

小姑娘还挺爱美,听说要拍照了,立马认真地收拾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还在问应浅自己应该拉着马好,还是抱着马好。

应浅浅认真地和小姑娘商量用什么样的拍照姿势合适。

谢忱还没下马,但举起了相机,像极为漫不经心般地定格了这一幕。

本来他想着,孩子只是他和应浅浅二人世界的累赘。如今看来,似乎倒也没有很让他讨厌。

几分钟后,谢忱下了马。她们两人正在尝试拍照,但应浅浅总感觉哪里不太满意,眉毛微微皱着。

在应浅浅身旁定住,他忽地开口道:“其实并没有必要专门摆出拍照姿势,你让她喂马或和马玩,这样出来的是最自然最灵动的。”

她忽然想起,网友y也说过类似的拍照技巧。但过去太久了,她一时没有想起来。

应浅浅从相机中抬起了眼,“就像你昨天突然开窗帘吓我一样?”

"动态的表情上镜时是最有表现力的。”谢忱安静了很短的几秒钟,声线徐徐,"其实无需动态,你也很好看。”

应浅浅抓着相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原来,谢忱是会说出“你很好看”这样评价的人吗。

她以为像谢忱这样高冷自持的人,断然不可能开口说这样的话。

应浅浅虚心地接受了谢忱的建议,不再束缚着小姑娘摆出特定的姿势,让她和平时一样随便玩,怎么玩都行。

果然,小姑娘状态自然放松了太多,应浅浅抓拍到好多张很好看的照片。

其中最满意的一张,是小姑娘抱着马的头蹭时,谢忱建议让拉近镜头,直接让一人一马占据镜头所有。

镜头一放大,小姑娘开朗的笑眼,马清澈的眼神,十分地叫人触动。

应浅浅满意地放下相机,随口地去问谢忱,"你摄影很好,专门学过?"

“嗯,去上过几门课。”

"没想到你还对摄影感兴趣。不过话说起来,我之前也没想过你居然对演戏感兴趣。"

谢忱和应浅浅并肩站着,看着小姑娘笑着跑远让马来追她,鼻尖是草原的风,带着青草味。

“也不完全是因为感兴趣。”谢忱道,静静地等着她问下去。

然而应浅浅大约是察觉到了什么,她没有再问,只是将相机重新挂回了脖子,踩着草原有些湿润的草去追小姑娘和马。

出来玩得也差不多了,应浅浅收到了节目的电话,说要发布任务了,她便重新上了马,在小姑娘的指路下回到了营地。

这次除了是以摄影师为主题外,还有另外一个隐藏主题,就是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

草原落过雨后的几天,草和草之间会悄悄地长出不少的蘑菇,有的还能形成一个蘑菇圈,也就是在美食届有点名气的野生口蘑,只有生态很好的草原才有。

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采蘑菇,蘑菇采完后需要帮助牧民处理牛羊等食材,用于今晚的篝火晚会。在此之前,节目组让嘉宾们换上了牧民们的蒙古长袍,色泽鲜艳,一下子便融入了当地。采蘑菇并不太难,最主要的还是考验的眼力,应浅浅擅长观察,一篮子蘑菇很快就摘满。

在正式食用之前,牧民教大家如何辨认他们当地的可食用蘑菇和毒蘑菇,虽然这边主要还是以可食用的为主,但是多少还生长着一些带毒的。

碰见这种带毒的蘑菇,牧民们一样会把它们摘下来处理掉,防止小孩子或者粗心的牧民误食有毒蘑菇。

草原太大了,要是真的有人吃中了毒蘑菇,去医院都得花上很久,可能在途中就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不可逆伤害,谁也不敢赌。

其他嘉宾都是听了个大概就去忙活其他了,应浅浅对这方面还挺感兴趣的,就坐在一旁听牧民继续讲和蘑菇有关的故事,顺便动手帮忙一起筛选毒蘑菇。

小姑娘也在帮忙,顺便替应浅浅翻译牧民说的话,"有一种蘑菇,看上去和正常的蘑菇差不多,但它可毒可毒了,吃了是真的会死掉的。"

牧民给应浅浅介绍起那种毒蘑菇的特点,它虽然和普通白蘑菇长得很像,但是如果仔细辨认的话,菌柄和基部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的。

牧民们对这种菌子有着带有当地特色的称呼,但在汉语中的话,其实就是鹅膏菌。

给应浅浅讲完,牧民继续挑蘑菇,将其中一个蘑菇放入了可食用蘑菇的篮子里,应浅浅顺眼瞥了

一下,总觉得不太对劲。

她将那个蘑菇从可食用篮拿了出来,认真地看了几眼,对着牧民说了几句。牧民认真地辨认,皱着眉摸了一下说,"这可能确实是那种刚才提到的毒蘑菇。"

只是这个毒蘑菇的特征特别不明显,正常来说鹅膏菌的根部应该是有比较明显的菌托,柄部也有菌环,还是能认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