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同奔腾的江水一般,最高品性就是如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经过这么些年,他早就想开了。

张怀民钦佩于苏轼的心胸豁达,两人又聊了好一会,苏轼兴尽而归,回家后写了篇日记--记承天寺夜游,想了想,又给章惇写了一封信。

“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为恨……”

不知章惇是否还记得两人早年约定好归隐田园的约定?

苏轼沉沉睡去。

一路铺垫下去,终于到了要说的主人公,也就是宋高宗赵构。

现在正是晚上八点多,原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早该入寝的人都拿着蜡烛和亲友结伴在院子里,仰头看着天幕,乍一眼让01看到了无数影影绰绰的光海。

01备受鼓励,放弃了下线去看始皇日常的心思。

“说完雪乡考察正副团父子两人后,就该说我们的主人公,宋高宗赵构了。”

“宋高宗赵构,别名完颜构,以及抗宋奇侠,海上飞人。”

“其实早先赵构也算文武双全的一条好汉,在金军围住东京城,要一个皇子作人质时,宋徽宗的众多儿女没有一个敢去,也只有赵构一人挺身而出。”

“到了金军还不卑不亢,要和金人比武,结果金人看他这样勇敢,根本不像个皇子,就把他给放回来了。”

一群人早在前夜就好奇宋朝的皇帝为什么叫完颜构,而不是叫赵构,最后他们统一达成了一个认知:宋朝的皇室血脉被金人给混淆了!

结果听天音这么一说,又都纳闷了,这宋高宗听上去是正儿八经的赵氏皇子啊,还是难得一个硬骨头的,怎么就和金人扯上了关系。

还有,抗宋奇侠,海上飞人是什么鬼?

“赵构被放回来后,没有立即回到东京城,而是选择了招兵买马,自己单干。这也是后来宋朝王室被一锅端去了金人军营,而赵构一人幸存的原因。”

按照惯例,天幕上出现了一段画面。

只见金人包围攻打了宋朝首都开封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不说,其他地方来支援开封的军队也陆续赶到。金人意识到这里不能久留,就答应了宋钦宗的求和。

金人要了钱,还要求用宰相和亲王两人作为人质,来保证自己可以安全撤离。

宋钦宗十分干脆的把宰相张邦昌给出去了,却在挑选自己的弟弟作为人质时,有些犹豫,毕竟这是有去无回的一件事,谁也不愿意去。

却在这时,年仅19的赵构站了出来,抱着必死的心表示自己愿意前去。

赵构:“朝廷若有便宜,勿以一亲王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