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刚才兰兰讲完了元春的判词——感觉头一次讲这么复杂、这么多争议的判词。】
天幕上,似乎萧兰兰伸手一收,那分别写着“兕”与“兔”的两张白纸便就此消失。仙子那张短发俏丽的面孔再次出现。
【但是还没完成任务,关于元春我们还有红楼梦曲,曲子里描述的元春命运就更加吓人了。】
就见王夫人伸手掩于口上,不敢发出声音,但是人们似乎可以听见那些被她勉强压抑在喉咙深处的哭泣声。
而贾母的状态也不太好——老太太缩在圈椅中,仰头望着天幕,她将双眼睁得大大的,却眼窝深陷,再无以往那等富态从容之相。
【关于元春的那首红楼梦曲名为《恨无常》,曲子唱道:"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1】
听着天上仙子将这极有节律的唱词幽幽地念出,就连贾政这个大男人都听得鼻腔一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这句解释了元春之死的时间,是在她“荣华正好”,也就是地位最尊,圣着最隆重的时候,“无常”赶到的。联想那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很可能这时元春已经怀了身孕。】
【这时程高本续书中什么“身体发福,举动费力”之类,这样的说法就完全站不住脚了。】
【再看下一句,“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就更吓人了——因为这描述,分明是元春会被一点一点地缢死。且不是自缢,因为这唱曲之人悲苦之际,却又十分不甘。她明明还牵挂着“万事”。】
【我们在这里再回想一下之前元春省亲时点到的四出剧目:《长生殿》中“乞巧”伏元春之死。这里元春的身份与命运结局,是不是与《长生殿》中的杨贵妃非常相像呢?】
说到这里时,萧兰兰的语气十分沉重。
似是被她的情绪感染,天幕上半晌都无人回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唉”“可怜”“5555”之类的感想跃于天幕之上。
/>
【再下一句有点奇怪,“望家乡,路远山高。”说明元春之死不是发生在京里、宫里,而是发生在一个远离皇官的地方。】
【因此有红学家据此推测,可能是朝中反对皇帝的势力,借皇帝陛下出巡、出游,甚至是秋狝的机会,予以伏击。】
【但皇帝的力量与对方可能是差不多旗鼓相当的,就像上古猛兽虎与兕一样,双方僵持之下,最终皇帝不得不牺牲元春,将元春交由对方处死,就像当年唐明皇在马嵬坡的所作所为一样……】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一段应当是写元春恐有给父母托梦的情节,向父母示警,让他们有机会“退步抽身”,带同贾家从云谲波诡的朝争中退出来。】
就在这时,王夫人再也忍不住,一声呜咽冲出口,随后又赶紧捂住嘴,内心的痛苦令她不由自主地蹲下,身体蜷缩起来,不停颤抖。
而贾政也忍不住老泪纵横,赶过去扶住老妻,夫妻两人头凑着头,无声无息地痛哭着——这还是宝玉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对看起来像是“搭伙过日子”一般的夫妻,第一次在人前表现得如此亲近。
贾母却偏过头,转向鸳鸯,低声说了一句什么。鸳鸯点头应是,蹑手蹑脚地从荣禧堂前退开,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