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十七次直播③

听到这里,宝玉黯然伤神,而探春干脆动手先将一切都记下,到时候大嫂子要不要这些记录再由她自己决定不迟。

【但其它古本里,这句也作“为冰为水空相妒”。周汝昌周老的解释是说冰与水本来就是同一种物质,冰与水相妒,指自家人反生嫉恨3。】

"这也属寻常!"贾母极小声地评论了一句。

偌大的一个府邸,上下足有三四百号人,子弟这么多,嫉妒之事再常见不过。她偏疼宝玉和凤姐两个多一点,还有那么多人嫉妒,甚至到要将他二人置于死地的地步。现在听说贾兰将来会出头,李纨固然扬眉吐气,但也必然遭嫉。

【而兰兰自己对此句的理解是,“如冰水好”是指虽然水结成了冰,比水好一点,但它到底还是水,所以实在没啥好嫉妒的。】

【李纨这个人,她活着的时候,生活中并无半点乐趣,只是为了儿子而苦熬。等到她终于熬出头,贾兰得到了高官厚禄,也为她挣来凤冠霞帔的时候,她却已经离死期不远,于是引出了下一句——“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刚刚涨红的脸顿时又褪得惨白,似是一潭死水,刚刚被惊起涟漪,立即又被全然冻住。一生苦熬,好不容易诰命加身,却命不久矣,这不是“枉与他人作笑谈”是什么呢?

/>【李纨的红楼梦曲《晚韶华》基本上也是沿袭这个思路,写她“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正是写贾兰这个好儿子令她“扬眉吐气”的那天,她已经死期将近。所以“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7。】

【珠大奶奶李纨的整条故事线就是这样一条,并不复杂。但是十分发人深省。】

【她做的一切,都是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矢志守节,终身含辛茹苦,培养出了一个优秀得不得了的儿子,最后给自己挣来了凤冠霞帔,还得了善终——这要不是红楼梦,而是一个普通的话本小说,这就是大团圆结局,这是he啊。】

【但是到李纨这里,竟然就成了被嘲笑的对象,“枉与他人作笑谈”。】

【她为了迎合封建时代对所谓贤女节妇的要求,恪守三从四德,将一个活生生的自己,变得毫无生气、冷漠无情,到了“槁木死灰”的地步。然而,最可悲的是,当她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的时候,她却因为大限临头而无福享受这种回报。】

【因此,无怪乎李纨会被归入“薄命司”。她的一生,在那些鼓吹程朱理学的封建卫道士们眼里看来,可能是值得旌奖的,但对于她自己,则是彻头彻尾的一个悲剧。】

这回真是先扬后抑——贾母院中众人,还从未听过天幕上用这样沉痛的语气,去形容一位将来要得诰命、要扬眉吐气的人。

就听一阵低低的啜泣声传来,众人忙转头,就见是李纨哭了。

凤姐机灵,一见贾母使眼色,便立即过去,递了帕子,又抱着李纨的胳膊,低声说些安慰的话。这时,天幕上评论区开始有字迹一行行向上滚动。

【红楼吃货大全:可我觉得李纨这样挺好,至少吃喝不愁。】

【花开彼岸:主要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啊?】

【这两位小伙伴提出的观点非常好。可能很多人也都想问:李纨虽然是寡妇,但是她生活得很好啊,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且我也非常同意,“花开彼岸”所说的,李纨别无选择。以李纨娘家那种出身背景和家教环境,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李纨有其他出路的。】

【但兰兰觉得,李纨的别无选择,才是当时那个封建社会最大的悲哀;甚至她的顺从与麻木,才更是为这种悲哀罩上了最浓重的暗色。】

听见这一句,李纨似乎再也忍耐不住

,索性将帕子一捧,捂着脸便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