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李斯默默听着,嬴政不问话,他便也什么都不说。

但扶苏,确实非他可效忠的君王。

【“说句题外话,扶苏的妻子在历史几乎没什么记载,但有两个比较可能的推测,一个是说其妻是李斯的女儿,毕竟始皇还挺喜欢和李斯做儿女亲家的。还有一个说是王翦的女儿。”

“假设说是李斯的女儿,嗯,那扶苏真的就很有概率是偏向儒家的。”

“不然完全说不通李斯为什么放着女婿皇帝不要,放着国丈不当,非要扶持胡亥上位。”

“要知道古代士人,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是可以赴死的,而扶苏若是真的要改变国策,那么李斯就是首当其冲的靶子,说不定就要演变会皇帝与权相相争了。”】

后世人对此八卦了起来,秦朝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七七八八,对八卦比较感兴趣。

【“回到正题,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都希望继任之君像自己,继承自己的意志,朝臣们也都喜欢新皇和自己政见一致,假如不一致......不是皇帝下台就是你自己滚。”】

大秦众臣都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扶苏,和皇帝心意不一样的,可不就只能滚蛋,让位给符合新帝心意的。

君臣能不能和谐就看大家思想搭不搭了。

公子扶苏上位...对他们好像真的有点危险。

【“有一句话叫做:父死,三年不改其志。”

“放后世那些个朝代,那些有志皇位的皇子们,哪个敢早早露出自己和亲爹不一样的政见,那不是找死吗?”

“难怪大家觉得始皇宠爱长公子扶苏。”

“我甚至都怀疑胡亥上位这么顺利,也是朝臣们不满扶苏,选择忽视其中的疑点的缘故。”

“当初,这纯粹是个人一点小猜测,毕竟等胡亥回京的时候,扶苏已死,有李斯赵高作证,胡亥的位置几乎也是板上钉钉的。”】

汉武帝点头,确实,大汉开国以来一直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到了他这里,啧,以为儒家推行的很顺利吗?

从前特别会装的隋炀帝杨广要是还活着应该特别有发言权,奈何他死了。

【“问题来了,和始皇帝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君臣相宜的李斯和公子扶苏政见相同吗?”

“毫无疑问,他们绝对不和啊。

始皇帝尚且被扶苏气得暴跳如雷,把这个儿子扔出去,眼不见为净,也有磨炼他的意思,但是暂时不想看见这个儿子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