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都知道,那为何."
老皇帝嘴唇颤动,想要说出些什么,却又于那兵士的目光之下败下阵来。
有那么一瞬间,老皇帝感觉自己似乎被放置在阳光之下,褪去了所有的伪装和光环,于所有人的目光之下接受审判。所有的想法与心思,皆是无所遁形。
然后老皇帝便听到那兵士用浅淡且飘忽的声音告诉自己,因为大家都相信,只要守下这座城,终有一日,一切都会变好,都还会回到那个开元盛世、回到那个盛世大唐。
当然,这是原因,却又不仅仅是原因。
毕竟那个开元盛世、那个盛世大唐再如何的美好,同他们这些小人物又有什么相干呢?
是人,总归是怕死的。
然而一个人的死法有很多、赴死的原因同样有很多,为国而死、为理想而死、为真心之所认定与追随的上官而死,总归是要好过其他的。
更不必说,他们的上官、那个由文官转变而来的武将,同很多人、很多官员们都并不相同。
在老皇帝放下励精图治想要享乐之时,在帝王闭上了
眼捂住了耳不再去听那些逆耳忠言之时,在奸逆当道而那些贤良之辈却被排挤之时……
不知从何时开始,由上而下抑或者由下而上的,于统治阶层的眼中,百姓与民众们不再是承托君王这艘大船的水,而是需要敲骨吸髓供养与满足他们之私欲的消耗品,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
黎庶与百姓们如此,这些兵士们自然是同样的如此。
一个似乎极是可笑又似乎极是真实的事实,张巡这个于很多人眼中似乎饱受诟病的吃人恶魔在很多时候、在未曾打破某些人性的界限之前,不管是于兵士还是于百姓眼中,都似乎是一个真正了解民间疾苦的、亲民且为民众之所着想的好官。
这个官老爷拥有很好的记忆力,足够睿智且足够足智多谋,拥有坚定的信念以及超群的记忆力。不曾忙于事务又或者有空闲之时,会同兵士、百姓们聊天,并且在这之后能够准确的记住、叫出那人的名字。
不仅仅是如此,这官老爷似乎并不是高高在上,态度平和,能够认真的聆听周围人的话语,而后提出不同的想法。不管是饮食还是其他,同麾下的士兵们并没有什么相同,亦不会去搞什么特殊。
在和兵士们同甘共苦的同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讲李唐皇室的辉煌、讲昔日的太宗文皇帝、讲贞观之治、讲开元盛世、讲这睢阳城之后的万千黎民……这盛世大唐不该亡,至少不该亡在叛军手中。
而他们若是退避,那么倒毒与遭殃的,便不是长安、洛阳,以及脚下的睢阳,而是整个天下。
天下对于这些普通的兵士们或许太过遥远,但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子孙与后代能够生活在贞观之治、生活在开元盛世的时代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