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直到遇到杨玉环,这位武惠妃的儿媳妇,李隆基曾在开元二十二年之所册立的寿王妃。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如获至宝,自此,开始沉溺于享乐之中。

至于世俗、道德、伦理?

对于大权在握的帝王而言,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能够有幸代替婆母侍奉天子,这是杨玉环这个寿王妃是荣幸,是寿王这个儿子的荣幸。想来便是你武惠妃在天之灵,亦应当不会怪罪于朕的吧?

朕只是太过思念你武惠妃而已,以致于郁郁寡欢,对后宫当中的嫔妃佳丽们都提不起兴趣来。

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恰巧在这寿王妃杨玉环的身上,朕竟然依稀看到了你武惠妃的影子,所以迫切的想要同其深入交流,再续前缘。你武惠妃应当,是会理解朕的吧?

更不必说,这天下间的珍宝与美人,合该为朕之所拥有。只有朕,方才是天子,方才是帝王。

这天下不过是朕一人之天下,朕不予,谁都别想取。即便是朕之骨肉与血脉,亦是同样如此。

要不然,又何以有一日杀三王?

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打开潘多拉魔盒那一日开始,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便已经成为李唐皇室的传统艺能。

你寿王若是愿意,看在你母

亲的面子上,朕自会赐还你一个新的王妃。若是不愿……朕儿子众多,多一个少一个又何妨?

况且杀害亲生骨肉这样的事情,朕又不是不曾做过。此事说来,还是受了你寿王的母亲武惠妃的蒙蔽呢。

李隆基将杨玉环召入后宫之中。

同样是在这一年,玄宗朝最后的贤相张九龄被赶出了长安。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昔日有周幽王为博褒如一笑,所以令人点燃烽火,取悦美人。李隆基虽然不至于荒唐昏庸至如此地步,但为了博得杨玉环欢心,同样花费了极大的心思。

虽然于这位帝王而言,美人,永远只是点缀和陪衬,是自身权势以及盛世的象征。

【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

伴随着天音落下,却是有人摇头,开口道:

"世皆以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为乱之始,吾独以为开元二十四年罢张九龄相,专任李林甫,此理乱之分也。”

世人都认为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才是大唐国力衰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在我看来,从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罢免张九龄的宰相并且专任李林甫开始,便已经是转折。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原本的君臣相得互相成就,开始一步步走向陌路。

于是在接下来的场景与画面之中,之所显现的是在李隆基前期之时,先后以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为相,君臣一心,共同将开元盛世推动到顶峰。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切似乎正在一点点的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