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庄公不得已,于是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

始皇帝之修筑长城,乃是使人于七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修建。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伴随着天音落下的,是新的场景与画面再度生出。

始皇帝三十三年,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沿河置四十四县,移民垦守。

次年秋,始皇帝复命蒙恬军北渡黄河,取高阙,攻占阳山、北假。

置九原郡。

凄清的月色撒在斑驳的城墙之上,于那一幕幕有如实质一般的画面之中,老年汉武帝刘彻站在那砖石之所筑成的城墙上开口,将目光望向远处的辽阔草原。目中,是说不出的复杂。

“长城啊——”

指尖自那城墙之上抚过,开口,老迈帝王的口中有嘲讽,有回忆,有暮气,更有傲视天下的自信与强大。

恰如同猛虎,虽老,但余威犹在。

“秦修长城,汉修长城。始皇帝逐匈奴,朕亦逐匈奴。”

“后世史书工笔,赞扬也好,诋毁也罢。”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长城的存在是为了防御,抵御匈奴的入侵,却从来不是为了固关自守,将整个华夏大地圈在屏障之下。

汉初,匈奴趁华夏内乱而崛起,越过蒙恬所筑之长城而同汉军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相对峙。

因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所以匈奴能够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

但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军事防御作用。

至于后来卫青、霍去病等出击匈奴,便是以秦、赵长城为主要据点,进可攻退可守。

其后,汉武帝修复蒙恬所筑之秦长城,又修建外长城。

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绵延烽燧,亭障相连,沿着丝绸之路而修筑。

对于始皇帝、汉武帝这样的雄主而言,长城之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防守,更是进攻,是为了更好的向外扩张与开放。

只不过,既然有眼光深远如秦皇汉武者,自然有人同样对此表示暗搓搓的眼红以及......

“秦时明月汉时关,若是有此长城,我大宋......”

轻咳两声,终是勉强找回神智的大宋高宗皇帝发出如斯感叹。虽然那话语未曾说完,但话中的意思已然很是明显。那便是如果他们大宋有这样一条长城存在的话,又何愁不能偏安一隅?

当然,修长城是不可能修长城的,至于直捣黄龙收复失地更是想都不要想,只有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样子。

一旁的秦桧虽然同样灰头土脸被此前的诸多种种场景与画面吓得心神剧颤,见此情况,却是赶紧送上吹捧道:

“此长城劳民伤财,有亡国之相。官家体恤百姓,自是不愿意为之。”

又道是,“况且我大宋早已与大金签订合约,又岂可背信而忘盟,致使百姓遭逢战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