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刘邦热血沸腾,“娥姁,你做得很好!”
“我的江山果然没有交错人!”
“不错,陛下的确没有交错人。”
吕雉微微一笑。
她抬头看天幕,天幕之上在说她的功绩,是她力挽狂澜,是她只手擎天,是有了她吕雉,所以才有后来的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才有一个烙印在未来华夏子民身上的字——汉。
虽字字没讲她掌权后的快乐,但却又字字在讲她的快乐。
这种快乐并非物质享受,是吃甜瓜还是吃石榴葡萄,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快乐。
是她改变了历史进程,让汉王朝没有与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是她庇佑了九州黔首,让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恢复安宁。
也是她,以女人之身,让吝啬笔墨如太史公都给她单开传记,与帝王并列。
她的确快乐。
她更快乐的是九州天下都在看这件事,都在颂扬她的功德,她的声望会空前暴涨,乃至于足以支撑她去做那些自己早就想做的事情——
她终于等到了她的时代。
“若想取一年三熟的风水宝地,则必先取西域。”
吕雉看向刘邦,“西域之行有了钱,才能支撑军队远征的费用。”
“陛下到底上了年龄,西域之行便让英布他们去吧。”
“不,这一趟我必须亲自去。”
刘邦豪气万千,“君主亲至,才能显出咱们对西域的重视。”
“英布不行,他代替不了我。”
吕雉挑了挑眉,“也好。”
“我方才已召了左右丞相并英布他们,算一算时间,他们很快便会到了,陛下大可与他们聊一下行军路线与所需钱粮。”
刘邦颔首,“这个自然。”
西域之地显然对于未来的世界举足轻重,方才花很大的篇幅来讲述西域,不止葡萄与石榴,甚至还有尚未出生的张骞的行军路线,都被小宫人们一字不落记录下来。
刘邦摸着下巴看了一会儿张骞行军路线,觉得这事儿自己一个人搞不定。
不知是不是张骞出生的时代匈奴已不成气候,他的路线有很长一段都是匈奴的领土,如果他也按照张骞的路线走,则必会遇到匈奴。
在以前他与匈奴和亲还能维持表面平和时,走一支商队都有可能会遭遇匈奴的打劫,更别提现在他已与匈奴彻底撕破脸,商队不可能成功穿过匈奴去西域。
“叫韩信一块过来。”
刘邦道。
吕雉眉头微动,“陛下,韩信死而复生的消息乃市井传言,左右丞相与黥布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贸然叫韩信过来,怕是不妥。”
“再者,外人来看,我已诛韩信三族,如此深仇大恨,韩信怎会再次效忠于我们?”
“你既然用他,还会舍得杀他族人?”
刘邦斜了一眼吕雉。
吕雉笑了一下,“若非你的好女儿苦言相劝,我自是要杀的。”
“只是我觉得,韩信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
“陛下还记得长平之战吗?”
她虽不会打仗,但对这些典故烂熟于心,“赵国以为武安君白起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便换下老将廉颇,任用赵括为大将。1”
刘邦眼皮微抬,瞬间明白吕雉用意,“在得知赵王用赵括,秦王立刻以白起为将,不许人知。”
“而赵括仍以为自己对阵的是王龁,轻急冒进,急于求胜,四十五万大军死伤殆尽。2”
“娥姁想让我学秦王?”
刘邦眼珠微转,笑了起来,“不错,秦王值得一学。”
“韩信是我的武安君白起,那谁是王龁?”
“樊哙?灌婴?还是周勃?”
“此三人皆可。”
吕雉道,“但可再加上一人——”
“梁侯彭越!”
刘邦一拍大腿,打断吕雉的话,“功臣列侯们投降匈奴的人可不少3。彭越在我这降王为侯,受了这么大委屈,哪有不投匈奴之理?”
“陛下明白便好。”
吕雉眸光精光微闪,“布疑兵牵制匈奴主力,陛下便可领另外一支军队直插西域。”
“打仗要花钱,重建要花钱,哪哪都需要钱。”
“陛下,西域挣钱的这条路子,便拜托你了。”
“好说好说。”
刘邦心情大好。
“陛下,左右丞相与淮南侯梁侯他们到了。”
小黄门殷勤回话。
“快宣!”
刘邦望眼欲穿。
是日,周勃领兵,灌婴彭越为辅,二十万大军出兵匈奴。
是日,刘邦英布偷偷领一支队伍从长安出发。
是日,大军一去万里,吕雉迎来自己彻底掌权的时代。
刘邦有八子五女,长子刘肥早在几年前已封齐王,国都临淄,享七十三城供奉,三子刘如意得封赵王,因年龄小又极受刘邦宠爱,尚去国就藩,一直养在宫里。
剩下封王的便只有刘邦最的小儿子刘建,因燕王卢绾逃奔匈奴,便被刘邦立为燕王,待年龄大些便去蓟县就藩。
至于刘邦的其他儿子,年龄小又不怎么受宠,所以一直养在宫里,待大些再封王,这些人好对付得很,捏死他们如捏死一只蚂蚁,需要花心思的是已经就藩的诸侯王,比如刘肥,比如刘邦的其他封王的兄弟们。
但这种事情急不来,若将这些人全杀了,反而会引起朝野的动荡,她需要做的是另外一件事——
割诸侯王之封地以封公主与翁主。
除了鲁元,刘邦还有四个女儿,自从决定要扶持鲁元上位,她便给这些公主们派去了教习的师父,事实证明女人与男人在智商上是没有任何差距的,唯一有差距的是资源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