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超将被子抓地更紧,愤愤然想着,捂死他,捂死算了!
【宋元超这句话说出来,吏部的人哪里敢怠慢,忙不迭地就去找宋璟核实宋元超的身份了,别真的怠慢了当朝宰相的叔叔。宋璟经吏部提醒,才想起了这么个远房表叔。宋元超不凭自己的真才实学,想凭借自己的身份踏入仕途,这肯定是不行的,如此以来规矩何在?他赶忙给吏部回了一封公文,同吏部讲明,这个宋元超的确是他的叔叔,但是这个叔叔在洛阳居住,而他久住长安,二人平日里连往来都很少,更别说有什么交情了。】
【宋璟还说,如果宋元超没有将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说出来,这事情自然是由吏部秉公办理,根据宋元超的能力,该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就是什么职位。但偏偏宋元超把这件事说出来想,想靠关系上位,这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无论他是否真的有本事,都千万千万要将他落选。这种凭借关系上位的风气,要从他宋璟这里断绝。】
[宋璟牛啊!]
[要是现在的人也都跟宋璟一样就好了,都凭借实力上位就好了。]
[前面这说的是乌托邦,像宋璟这样的人太少了。]
[这样的品质真的很难能可贵。]
[就是容易不合群。]
[但其实,当时的大唐需要的是宋璟这样的人。]
宣政殿前,有人赞叹宋璟的刚正不阿,有人在为此前干过的一些不能说的事儿而心虚。
他们心里暗下决心,此后万万不可如此了。
但无论其他人是如何想,宋璟这样的行为于公来说,是大大有利的。
听天幕的意思,尽管是一千三百年之后,这样的品质也是百里挑一,难以遇到。
这更能说明他挑的宰相难能可贵。
李隆基不能更满意了:“宋公刚直,当赏。”
百官并不眼热,想象宋公平日耿直和劳累的模样,他们只觉得这是宋公应得的。
天幕有句话是说对了,耿直的人不大合群。
百官看看宋璟一张板起来的严肃脸,深表认同。
几个人小声交谈。
“我平日里跟宋公讲话,都有些紧张。”
“我也是,生怕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说错什么话。”
“宋公看起来就十分有威严的模样。”
“主要还是他不苟言笑,实在是让人只敢远观。”
【宋公刚直,那他
是否一直都是这样刚直,是否对谁都刚呢?是的,他对李隆基也这么刚。】
[这回我真的要说他牛,这是真的牛不是假的了。]
[反正我不敢跟我上司刚,你们谁敢。]
[我也不敢,只能指望零零后整顿职场了。]
[哈哈哈哈,宋璟整顿官场风气还包括李隆基是吗?]
[李隆基是该整顿!宋璟为什么不能再活久一点啊?]
李隆基心里感觉不妙。
但他在心里反复将第一回天幕说的他那些“劣迹”想了又想。
他没干坏事,他一件都没干,他连小鸟都不敢抓了,他能有什么坏心思,他这两年勤勉执政,什么荒唐的事情都没有做。
宋璟说的话再不好听,他都听进去了!
他可没犯错,天幕不许胡说。
李隆基心里是疯狂强调自己不是个昏庸的皇帝,自己有在听劝。
但手心依然是微微浸了汗水的。
他心里还是害怕。
天幕出现的次数越多,他越恐慌自己做了什么皇帝不该做的事情。
天幕像是有一万个眼睛,全都放在他身上。
上次他下午刚派人去逮小鸟,晚上天幕就把这件事给他捅出来,这着实让他有些恐惧了。
那才不过半天啊。
他恐惧天幕说他的坏话,恐惧文武百官因此以笔代戈群起而攻之,恐惧史书之上只能留下千古的骂名,恐惧将他李隆基的名字和其他的皇帝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所有的后人纷纷嘲笑他,李隆基他就是不行,他管不住自己,他把弃城而逃,他脸都不要了。
所以尽管现在的宰相宋璟说话耿直,他却也愿意听宋璟的话。
所以他已经事事小心了,天幕究竟还有什么可说的啊?
李隆基细微的担忧中又有着一丝崩溃的不解。
【开元五年发生过一次日食,日食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天文现象,月球运动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就会产生日食现象。但在古代没有什么科学,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天人感应,这是皇帝失德的表现,所以皇帝要增强自己的道德。】
天幕下的李隆基摸着下巴持续费解。
开元五年那次的日食他是记得的,那次修德他比往此都要认真呢。
天幕不是说了,这是什么地球月球两个小球的运动产生的吗?这也就说明,这不是他的道德出现问题了吧?
那天幕为何还要说这件事。
他没做错什么呀。
【李隆基看到日食,抓紧德修,平日里听的歌舞也不停的,膳食也减半了,还发布了很多制书,并且大张旗鼓,让下面的人赈灾救济百姓,平反一些冤假错案等等。】
[这是好事儿啊,总比他什么都不干强。]
[以后的李隆基要是能像现在一样就行了。]
[挺好的。]
[这难道也有什么毛病吗?]
天幕画面的几个弹幕,让李隆基犹如得到了一些支持者一般。
他双手背在后面,偷偷把手心里的汗放在屁股的衣料上擦擦。
没事,没有大事。
他做的挺好的,没什么毛病。
【但是他大张旗鼓,做表面工作的意味实在太严重了,怎么看都不是出自李隆基自己的本心。所以宋璟不是很满意,他又直言上谏了,他说,天子德修讲究的是一个诚信,陛下心不诚,想必上天是不会看到陛下的努力的,陛下与其大发制书,搞这些形式主义,不如在“亲贤臣,远小人”上下功夫,确保自己耳目不被小人闭塞。】
【讲道理,李隆基做赈灾和平反冤假错案有问题吗,没什么问题,只是
在宋璟眼里,李隆基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罢了。宋璟所希望的不是别人眼里或者是嘴中的一个皇帝,他希望大唐能有的,是一个实实在在,全须全尾,有内而发想去做好一个皇帝的皇帝。所以宋璟在发现李隆基想搞面子工程含混糊弄过去的时候直接指出,你这里不行,你要做到最好,你要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做一个好皇帝,做一个最好的皇帝。】
【宋璟的角色其实像孙悟空身边的唐僧,那个紧箍咒时不时念一段,看到李隆基头上的弦松了,就给他紧一紧。宋璟不仅是以最高的要求要要求自己的,他还用最高的要求去要求李隆基,希望他时时事事,都做到最好。】
[宋璟你争气啊!活久一点,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所以李隆基是孙悟空?有点好笑。]
[真的很痛心,李隆基统治后期,再也没有这样敢说话的宰相了。]
[朝堂无人敢说话真的很悲哀。]
[我愿称宋璟为,会念紧箍咒的最强唐僧。]
【李隆基他听宋璟了话吗?他听了。用《资治通鉴》上面的总结就是:“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李隆基是敬佩宋璟这样刚正且从一而终的性格的,他心里明白,宋璟是为了他好,所以哪怕宋璟说的话不中听,他也会乖乖听话。】
听到这里,李隆基吁了一口气,顺便擦擦脑袋上的汗水。
看,他就说吧,他真的有在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