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亨 不要怪我不孝顺

既然父皇不慈,你就别怪我不孝了!

【这首《长恨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主题上很有争论。

一种是讽喻说,一种是爱情说,还有双重主题说。

有人觉得白居易是在讽刺唐玄宗好色,整篇文章明面上在说爱情,实际上在说时政。

有人觉得这点讽刺简直毛毛雨,更像是对唐玄宗的洗白,更像是在歌颂爱情,毕竟讲爱情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了。

自古以来,两方打得不可开交。

关于这个问题,白居易自己就给了答案了。

他晚年的时候,整理自己的诗集,把自己的诗分为四大类——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

《长恨歌》属于感伤类!】

白居易自己都说了这首诗属于感伤类,可繁杂的弹幕还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弹幕:[我不管,我觉得就是搞讽刺的,瞧瞧那唐玄宗那个疯狂逃窜的样子,乐死人了,明显就是在讽刺时政乱象。不过是因为怕诗集被禁,所以不敢说。]

[加一,我感觉白居易是在可怜杨贵妃,讽刺唐玄宗!]

[白居易懂什么《长恨歌》!]

弹幕给白居易展示了一下——这首《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有多少争议。

元稹笑得前仰后合:“白兄,人家说你不懂《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非常大度,嘴角上扬。

他能听得出来这些弹幕是开玩笑的,所以没有生气。

而且这种五花八门的弹幕更加印证了,他的长恨歌不仅在大唐受欢迎,在未来也被广泛解读。

他真的太火了!

白居易谦虚地说:“每个人对诗歌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吃饭一样,千人千味。

我创作出来之后,这首诗就是属于他们的了。他们说我不懂,虽然夸张了点,但也有道理。”

“白兄胸襟宽广。”元稹觉得挺奇妙:“对了,你才三十多岁,我就听到你晚年的事情了,我替他们问一句,你在感伤什么东西?”

白居易摇摇头:“太多了,说不清。”

贵妃之殇、时局动荡、社会凋敝……都有。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微微叹息。

他跟哥哥从小一起长大,也见过湘灵。

周围的亲朋好友早就成婚了,哥哥名气大,才华高,无数人想把女儿嫁给他,他却没有同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婚。

《长恨歌》也有对自己爱情的感伤啊。

白行简喝了口酒,看见哥哥情绪不高,所以岔开话题:“我最近写了新本书,你瞅瞅看怎么样?”

他们白家家境一般,哥哥两袖清风,手中积蓄不多。他也想写点书,补贴家用,给家里减轻负担。

白居易有些惊喜:“还是《李娃传》那种?”

他弟弟文采也挺好的,写的《李娃传》塑造了一个娼妓和公子历经磨难,最终高高兴兴在一起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结局非常欢乐,对后世戏剧影响很大。

白行简欲言又止,左右环顾:“不是,有点特别。”

元稹和他见得不多,还不知道他会写书,笑着说:“你还会写书啊?哇,真是一门双星,给我看看!”

白行简捏着东西,有点不好意思:“这,这这书内容不太好。”

元稹鼓励地说:“不要泄气。你作为白兄的弟弟,还会写书,说不定青史留名,天幕都会提一嘴,那时候这书肯定卖得好!”

白居易心里也很期待,如果天幕能够提一提他的弟弟的文采,那他弟弟也会飞黄腾达,那就太好了。

白行简只好鼓起勇气,把书交了出去,书名《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居易也急着看,索性跟元稹一起看。

没看多久,他们脸色变了,猛地把书收起来。还左看右看,生怕有人看见。

白行简紧张地说:“怎么样?能卖得好吗?”

白居易陷入沉默,焦虑难安,在心中祈祷天幕千万不要提他的弟弟。

不然他的一世清名要被弟弟害了!

原因无他,这是本有颜色的书

【白居易在周至县当县尉不久,写下了《长恨歌》。

他的职务是在当地抓盗贼管治安,能深刻体会到民间疾苦。

有一天,他来到乡村,想看看农忙的人们收成怎么样。】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穿着布衣的白居易来到乡野间。

只见炎炎烈日之下,人们非常忙碌,浑身都要烤中暑了,却还是不愿意停,要和天抢时间,把麦子收割干净。

白居易感觉他们特别辛苦,心中不忍。这时,看到了一个妇女,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

妇女抱着孩子,一边哄孩子,一边在地上捡着麦粒,肩膀上还背着筐。

白居易难受极了:“这是你们家的麦田吗?所以这么热的天还在劳作,怎么不见你家男人?”

妇女手上长满老茧,麻木地说:“当然不是,我们的麦地都因为缴税卖光了,家里没有饭吃,只能到别人的地里面,捡一点麦粒,不然就要饿死了。”

白居易大受震动,居然如此可怜。

他给了妇女一点银子,回到家之后,依旧久久不能回神。

朝廷混乱,战乱频发,税收颇重,底层百姓苦不堪言,他身份低微,没有什么办法。

只能写一首诗,为他们发一发声。

他拿出纸笔,写出那一首著名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天幕缓缓放出这首诗的全文。

天幕下的平民百姓望之,不免落泪。

天幕放了这么多首诗,多少诗是写给百姓的?

很少。

大多是诗人抒发壮志未酬的愤懑,或是风花雪月。

白居易身为官老爷,却能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痛苦,为他们发声,这让人如何不感动。

王维的好朋友裴迪见周围的百姓都非常动容、有的甚至落下泪来,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总算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受百姓欢迎,名次那么高,水能载舟啊。”

事实证明,白居易不仅会搞《长恨歌》这种浪漫主义,也会搞现实主义。

王维自信地微笑:“我就说他有佛缘,佛说,众生平等。”

裴迪有点害怕,糟了,他之前说白居易要是信佛,他就吃筷子,他不会要输了吧?

晋惠帝司马衷心里闷闷的,觉得妇女好可怜,连饭都吃不起,忍不住说:“你们怎么会这么惨?”

大臣叹息:“苛政猛于虎,实在没饭吃。”

司马衷想要给他们解决困难,绞尽脑汁,灵光一闪:“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