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心虚,怎么会说出这种连自个儿都不信的谎话?
不过她也知晓再逼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了,只得不甘心地咬咬牙,拂袖而去,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将那贱蹄子揪出来不可。
还有三皇子那里也不能太放松了,男人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手里线稍稍一松他就要飞上天去了!
“她这气性可真够大的啊!”单若水一脸愕然地看着那道背影。
李贵妃只觉心累极了,“不必搭理她,她自个儿生不出孩子没有底气,这些年愈发左了性儿,整天捕风捉影就知道疑神疑鬼。”
“亏她还有脸质问呢。”单若水撇撇嘴,满脸的鄙夷,“母妃和皇兄太惯着她了……她不是要女人吗?母妃不如索性多赏她几个带回去,反正是她自个儿要的,皇兄都这么大年纪了膝下还没有个子嗣像什么话?四皇兄比他还小三岁呢,如今都有好几个儿女了,将来……这可是皇兄的一大短板。”
闻言,李贵妃的眼神不由闪了闪,嘴上却道:“不急,儿孙自有儿孙福。”
“母妃!”单若水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就像方才母妃说的那样,其实他们根本不怕嫂子家,哪怕是有用,也根本不至于被拿捏至此。
也不过就是有钱罢了,只要皇兄乐意,立马就能有无数富商捧着金山银山上赶着叫女儿进府做妾,还能叫一个西宁郡王府骑上头作威作福?笑话!
但李贵妃却明显不愿多说这个话题,没好气的打断了她。
“行行行,算我多管闲事!母妃不叫我管皇兄的事我还懒得管呢,不过我的嫁妆母妃可一定要帮我好好管管才行,凭什么单若泱那个小贱人能得到父皇的额外赏赐?到时候我跟她前后脚出嫁,旁人还指不定怎么笑话我呢,父皇也太偏心了!”
“反正我不管,我的嫁妆一定要比她的多比她的好,否则我就不嫁了!”
“……”李贵妃更心累了。
跟皇上再讨要一份赏赐不难,但想比单若泱的嫁妆更多更好?呵呵。
当年乔心竹的嫁妆可是连皇后的脸都狠狠打肿了,她上哪儿能有那本事攀比去?除非她能掏空武安侯府的家底儿给女儿,或者将皇上的私库掏个底儿朝天。
这不是做梦呢吗?
李贵妃好声好气地说出了为难之处,然而单若水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愣是吵闹不休,折腾得人头疼欲裂。
最后竟是将主意打到了她亲嫂子的头上,“她家不是有钱得很吗?叫她掏啊,不给掏就给她塞小妾,气死她!”
饶是李贵妃自己都被这番无耻的话给惊得目瞪口呆,经不住再一次深深怀疑,这当真是她的女儿?
只不过她仿佛是忽略了,她和她儿子本也就是奔着人家的嫁妆和家底儿好夺嫡去的,又岂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论起无耻卑劣,他们母子也并不逊色,只能说真真是亲生的一家子。
单若水到底也没敢去找周景帝闹。
她是没脑子想不着太多,但李贵妃有啊。
她不仅有脑子,还有眼线呢,哪怕是好些天见不着人她都能清楚地知晓皇上如今的状况,自是不能再由着女儿的性子闹腾。
眼下可正是忙着灾后重建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儿一茬接着一茬,尤其是“钱财”二字简直能叫周景帝愁秃了脑袋。
他是个贪图享乐的,年年在选秀上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时不时还要往江南去溜达溜达找乐子,但凡一动身就要开始烧银子。
这都还不是最要命的,宫里养的那些个道士才真真是烧银子的一把好手呢,就去年还为了找什么天山雪莲花出去好几十万两白银。
类似这样的事情这些年是多了去了,国库早就不堪重负。
如今一场地震下来虽伤亡极少,可倒塌毁坏的房屋建筑却极多,那都是需要朝廷往里头扔银子的,还得是大把大把的雪花银。
周景帝可不就抓瞎了吗。
等一批接一批银子运了出去,回过头来看着空空如也的国库他是真真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
倒不是别的什么,他头一个担心的是……没有足够的银子支撑,他的仙丹可怎么办呢?
叫谁也没想到的是,愁了一整夜后他竟是想出了一个极其荒唐的主意——增加税收!
朝堂之上众大臣纷纷劝谏,只道赋税过重难免民怨四起,况且眼下才发生天灾,百姓损失惨重……
对此周景帝却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朝赋税相较前朝而言已是极其宽容,稍稍增加一些又如何?如今国库空虚朕也是实在没法子,百姓身为我大周的子民理应为国分担。再说天灾所发生之地也不过是京城及周围少许城镇,与其余各地何干?”
众大臣面面相觑,皆无语至极。
还敢拿着本朝与前朝比呢?您怕不是忘了,前朝之所以会灭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赋税过重。
原本平民百姓的生活就够难了,偏还一次又一次增加赋税,以至于到最后百姓就算勒紧了裤腰带都再难交上,可不就要揭竿而起了吗。
反正活也活不下去了,不如拼死一搏。
如今大周朝才建立多少年啊,怎么就开始有这不妙的苗头了?
但凡长了脑子的都知道这样下去会出问题,自是拼命劝谏,一众文臣恨不得将嘴皮子都磨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更是掰开来揉碎了。
偏周景帝就是一意孤行,“众卿不必担心,利害之处朕心知肚明。朕既是提出这个想法,自然是有了万全对策,绝不会引起百姓不满动摇我大周江山之根基。”
“皇上……皇上可否告知臣等,究竟是何对策?”
就见周景帝神秘一笑,“近来众卿不是也都在怀疑地龙翻身那日的怪异之处?如今朕便告诉你们实情,朕的三公主得神仙点化,可预知一切天灾。”
霎时满堂哗然。
其实不仅仅是朝臣,连坊间都在议论纷纷,怀疑皇上是不是从哪里提前知晓了一些事,可任凭怎么却也没想到这个可能。
得神仙点化,可预知一切天灾!
这当真不是在诓他们?
不少人对此深表怀疑,可前不久才发生的一切却仍记忆犹新,若非是这般,又如何能解释那样怪异的行为呢?
难道三公主当真有这等奇遇?
看着满朝文武那一张张震惊的脸孔,周景帝心里得意极了。
不错,这就是他的应对之策。
总归是要对外承认这桩事实,何不物尽其用?
增加赋税毫无疑问会引起百姓抱怨,但这件事一公布出去……纵然仍少不了一些抱怨的声音,却绝不会致使他皇权不稳。
如此便也就足够了。
一些大臣似是被说服了,又或许是不愿惹恼帝王,故而并不再多说什么。
可更多的人却还是打心底觉得这个主意实在荒唐,皇上他实在是……愈发昏聩。
君臣双方谁也不能劝服谁,最终这场早朝也只闹了个不欢而散。
等消息传到单若泱耳朵里那一刻,她是当场被气得眼前一黑,狠狠将手里的茶碗给砸了个稀碎。
无耻!
这辈子再没见过这般无耻之徒!
想要利用她去压服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供其挥霍享乐?
做他大爷的春秋大梦!
单若泱猛地站起身来拔腿就往外冲,杀气腾腾的架势活像是要去找人干架的。
风铃和无忧两人立马就知晓大事不妙,慌忙追上去欲劝阻,奈何根本劝不动。
一路脚下生风,不消片刻就到了景福殿。
似是知晓她前来的目的,周景帝压根儿就不见她。
单若泱见此情形却也不曾多纠缠,转头就回了长乐宫,不久又派奴才送来一副字。
打开一瞧,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功德。
“她这是在警告朕?”周景帝震怒,不过冷静下来却也还是不情不愿地熄了先前的主意。
增加赋税致百姓生活于水火,的确是不利于修功德。
那些大臣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恨不得磕破脑袋都没能说服帝王改变主意,三公主仅凭两个字就掐灭了他的心思。
可见跟有些脑子不清醒的混蛋玩意儿讲道理就是纯属浪费口舌,死死掐住他的命脉就成了。
不过……这个狗皇帝最好还是早点下线吧,太不是个东西了。
单若泱暗暗磨牙,面上一片淡然,心里想的却全都是那大逆不道之事。
百姓全然不知自己与一场生存危机擦肩而过,这会儿大街小巷都在传说那位三公主呢,传得那是沸沸扬扬神乎其神。
与此同时,一艘大船停靠在了码头边。
“老爷,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