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236)冬日庆典

所以在苏任平的意识里,这道白菜炒拆骨肉,是与春节紧密相连的。只有过春节,他才有机会吃到这道菜,而这道菜一端上桌,甚至只是出现在亲人的言谈之间,他便知道,要过年了。

在苏任平小时候,各种物资还没有像今天这般丰富,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天,应季的蔬菜就只有大白菜。那时候,哪家哪户不是一入冬就赶忙囤过冬白菜呢?买一平板车的白菜,一直要吃到开春儿。

至于肉类荤腥,那是平时更不容易吃到的了。除非过年。

那时大家都不富裕,只能是攒够了一年,才能“豪奢”一把,或者把自家养的大肥猪杀了年猪,或者是去集市上买上半扇猪,喜气洋洋地带回家里,按照部位和事先想好的菜谱,分门别类切割整饬。比如里脊肉单独割下来炒菜;前后腿剔了骨头再扎好煮成肘子,冷吃热吃两相宜;猪头则要煮好了再用石头压,便是极下酒的凉菜“压猪头”。大部分的肉则要切成大块,放在大锅里煮熟,一部分就放在肉汤里卤着,更多的,则要再回锅,放大量的盐,做成腌肉,慢慢吃,可以吃上大半年呢。

不管是自家杀的猪,还是去集上买回来的,由于体量大,大都是带着骨头的。无论怎样处理这些猪肉,剔骨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步骤。剔下来的骨头多多少少还是会带着些肉,谁家也舍不得丢弃这些零星的肉,往往是在炖煮肉块时,一并将这些骨头煮了,等煮熟后,再将骨头上附着的肉细细地撕下来。

这便是“拆骨肉”。

苏任平小时候,每到过年,最喜欢帮大人干的活儿,就是从骨头上往下撕拆骨肉了。由于骨头上本来也没有太多的肉,所以干这活儿的孩子们,是被允许边干活边“偷吃”的。

想想吧,大骨头握在手里,瞄准那上头已经被肉汤浸的喷香的肉条肉块,干净利落地撕下来,丢进自己迫不及待的嘴巴里,几乎入口即化的肉质于唇齿间迸射出咸香肥美的汁水,瞬间便通过味蕾传递给大脑无限的快意……

电视里英雄好汉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苏任平从那时便有了深切体会。

从大骨头上撕下来的碎肉都堆在一个大盘子里,在过年前便将它们全部“消灭”干净。拆骨肉都是碎碎的,不用切,而且都已经煮熟了,直接放些香油和醋拌一拌,撒上香菜和葱花便是下饭菜。

除了冷吃,配上蔬菜一道炒着吃也是可以的。冬天的菜没别的,几乎只有白菜,那便将拆骨肉香交由白菜的水润鲜美来锦上添花,配上米饭,在小炉子生的暖融融的屋内大吃大嚼,满头大汗里便吃出来个只属于冬季的狂欢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