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的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将同时举行。
四爷对外的解释是,这样节省时间与财力,而实际上,是想要和瑾瑶重来一个别样的婚礼。
和瑾瑶成亲时虽然隆重,但算不得正室之礼,如今在登基大典上,他要和她站在一起接受所有人的朝拜,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他真正的妻。
四爷向来觉得,他如今能成功其中至少要有一小半是瑾瑶的功劳,瑾瑶带给他的助力明面上或许看不出来,可实际却非常重要。
如在这两年重要时刻,他身边从前的亲信多是不敢十分相信了,但结成姻亲的几个却是例外。
左平、赵谦、邬思道、朝中一些不大起眼却位置很重要的官员甚至还武将,他们娶了瑾瑶亲如姐妹的从小一起长大的丫头,而她们孩子生下来记事起便送进王府,由王府□□养,会背叛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这也叫四爷能在那种压力下喘口气,有可信之人可用。
登基之后也是如此,前些年岳母将海外商队给了瑾瑶,瑾瑶拉了京城所有权贵宗亲入股,以利将所有人绑在一起,才能在他登基后,少了许多宗室长辈的刁难。
还有年轻官员,新皇上任最缺的便是人才与心腹之人。
瑾瑶的人他便可放心使用,也算是解了他的用人危机。
四爷从未对瑾瑶说过谢谢,但心里却是记得她的情的,记在骨子里。
四爷已决定在畅春园设立小朝廷,便却不是眼下,而是要等到登基大典及封后大典之后。
然而、但是……
在大典举行前西藏那面传来消息,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反了!
朝代更替本就容易出现战乱,不止内乱,自然也有外患。
四爷本就防着的,可真到这个时候,还是叫人头大的。
顿时朝堂上热闹起来,众臣们都吵了起来。
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好在开国不久,大家还是都有血性的,主战派占了多数,朝廷决定,战!
于是有心思的人开始请战了,老五、老七、老十、十三、十四最是积极。
四爷想了想,这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场战斗,肯定要选个稳妥的主将才行。
首先便想到了有经验的年羹尧。
接着副将,皇子们……该用还是得用,但没经验的不能委以重任。
老十三近几年身体不太好,而且他在内政上是一把好手,四爷离不得他,便不能派出去,其他几人,十四不用考虑。
真把人当傻瓜么,皇上南巡回京时他虽然收尾收得快,但不是没一点马脚的,不能用。
老十,这人看着憨,内里却是明白的,倒可以培养一下,老五有过上战场经验当用,老七……
这二十来年,因着他侧福晋与瑾瑶关系好,老七与四爷关系也不差,倒是要好好想一想。
最后定下人选,主将(总兵)年羹尧,副将□□衮,一个同样有过领兵经验的大将,五王爷和十王爷充任参将,率二十万大军前往青海平乱。
大典如期举行。
瑾瑶全程如木偶一般,在礼官的指引下完成所有流程,直到最后手被一只温暖的大手握住,瑾瑶才终于醒过神来,只见四爷正定定地看着她,在她们脚下是跪拜的文武百官,台上秋风飒飒,吹得衣袖裙摆飞舞,仿佛这天地间只有握着彼此手的二人一般。
“瑾儿,我终于能和你并肩站在人前了!”
这个并肩不是指肩并肩,手拉手的并肩,而是身份上的并肩,二人终于成为真正的“夫妻”。
不知怎么的,瑾瑶突然眼睛酸涩,眼泪滚了下来。
就仿佛有无限的委屈突然得到了宣泄一般,可她也没觉得自己委屈过啊?
这些年她过得挺舒畅的,挺顺心的,怎么会委屈呢?
这眼泪怎么就不听指挥了呢?
瑾瑶一哭,可把四爷给心疼坏了,这么些年来瑾瑶哭的次数有限,且大多是为了孩子,如今还是第一次为了自己掉眼泪,可见平时里委屈积压了多少。
看了看下面的人:
“好瑾儿,要不等咱们回去了再哭?这下面这么多人瞧着呢,别回头传了谣言你再后悔。”
瑾瑶被他气笑了,这说的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