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冬娃,家去!”
枯木老人向后一扬手,乐颠颠撒开腿向前跑。
“师父!你等等我!”
落日熔了金,照在冬娃紧追在后的脸蛋上,像个烤熟的卤蛋,冬娃撒开腿撒开膀子追,都没办法追上前方的师父,等枯木老人奔跑的身影都不见了,他只好扶着膝盖大喘气停下。
“师父到底藏了啥啊?”冬娃咽咽口水,“该不是山下的麻辣兔头吧。”
再怎么眼馋,冬娃这来回一跑实在跑不动,只能慢慢往家走。
走了好一会儿,山间传来几震惊雷,山间溪流潺潺,乌云翻滚着往青萍山上聚集,当一大滴雨水落在冬娃头顶,冬娃擦都懒得擦,只步子又加快了几步。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千百年的民间谚语传下,不说是人,就是那蝉都鼓翅而鸣,“知了——”“知了——”了。
赶在大雨瓢泼前,冬娃已到了山腰开凿出的几间石屋前。
进屋一看,却不见师父。
七拐八拐往里,也没见二师姐跟小师弟,只有厨房里秋大娘在烧菜。
秋大娘见冬娃回来点点头,没说话,她是个哑巴。
冬娃跑去灶台下添了两把柴,用火钳扒拉出一块土豆啃,秋大娘见了笑笑,比了个手势,让他慢点吃,免得烫嘴,又用筷子捡了块肉塞他嘴里赶他出去。
冬娃就笑嘻嘻出去了。
刚出厨房,便瞧见小
师弟赵文博正好回来。
“文博,你去哪儿了?”冬娃问。
赵文博瞧他一眼,脚步不停走进厨房:“没见我提着鱼吗?”
“你怎么天天都要吃鱼,我都吃腻了。”
“吃鱼聪明。”
“那你也没见你变聪明啊!哈哈哈。”冬娃笑他,“昨个师父教的剑法,你学了十几遍还没学会!”
赵文博脚步一顿,猛然回头恨恨瞪了冬娃一眼。
两条活鱼弹跳着落进了厨房的大缸里,秋大娘轻拍赵文博的肩,挥挥手让冬娃赶紧出去,又做了个吃饭的手势,冬娃知道这是秋大娘让他去叫大家回来吃饭的意思,闻着饭香,顾不得再说小师弟赶紧出去找人了。
人不齐不准开饭。
这是他们师门的规矩。
冬娃拿了伞,光着脚往外走。
像他这样的孩子,山下有许多,脚底都是厚茧,走山蹿野没怕的,只是下了雨,要小心脚下的泥巴,避免打滑,衣服都得自己洗,冬娃很不喜欢洗衣服。
师门中人常去的几个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挨着找过去总能找到的……
“醒了?”
杨争低头问。
苏媚迷迷糊糊睁开眼,打了个哈欠,“嗯。”
“夫君,我们到哪儿了?”苏媚伸手揭开车帘往外看,“竟又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