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就是鱼平的淤泥?”
“太像了,简直跟地图上一模一样!”
在场的记者,不是每一个都熟悉鱼平地区。
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小学的地理课上,见过鱼平海峡与三季岛衔接的海湾弧度,还有深凹于海平面下的淤泥标识即使是在座的中国代表,稍稍翻翻资料,都能从资料配图里,发现律风画的黑色示意图与彩色照片别无二致。
“律工这手艺,没退步哈。”
“那是,平时他画的素描,简单易懂又漂亮,南海项目组还交到国院去参加绘画比赛。”
“现在电脑绘画变多了,几个按键就能画出地形图,律工能够即兴画出鱼平地区来,估计是对这座桥有想法了。”
翁承先听得笑容满面,心里有一堆夸奖想跟风。
然而,他见律风慢下动作,开始给手绘的地图收尾,便提醒道:“先看看,待会再聊,待会再说。”
翁承先的话刚落,律风就转过了身。
之前被他挡住的图画,展开了完整的面貌。
那是淤泥遍布的鱼平地区,更是里可岛与三季岛隔海相望的海峡。
但是,在那一湾浅浅海峡之上,多了一道坚硬、明晰的线条,舒展着自然的弧度,连通了两座海岛!
律风看向约马尔,说道:“今天,我就现场演示一下,中国人能在这里建起一座什么样的桥!”
自带绘图的工程方案演示,记者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可惜,律风并不打算给他们时间去惊诧、感慨,抬手点在平坦立于鱼平地区的“引桥”上说道:“鱼平地区多淤泥、多台风,那么适合架设的桥梁尽量减少自身重量,抗风防洪,并且最大限度的扎根在淤泥层以下的海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