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古代建筑雕花户牖,属于大部分人对中国传统的记忆。

几乎这张参考图片出现在投影屏幕的瞬间,会场的老建筑师们,都能联想起古老而传统的房门、宫殿。

律风没让他们的思绪走得太遥远,界面一切,便是桥梁中层设计里,穿透了缕缕光线的镂空六方三角桥身。

他说:“三角是最为稳固的结构,正六边形则能在密集的三角支撑之中,保证桥身能够承受上下层高强度作用力的同时,减轻桥体重量。更重要的是 ”

“它带给这座桥梁,独属于中国的韵律。”

复杂的镂空六方三角结构,穿插在双层大桥夹层,成为了这座铁灰色桥梁的标志。

原本觉得这桥杀气重,跟军舰一样有硝烟味的人,顿时因为这传统古建筑的雕花,陷入了深思。

刚刚还像是剑拔弩张的战场护卫桥,拥有了江南水乡灰色镂空墙般的柔美。

他们算是知道,为什么律风能够设计出乌雀山大桥那样不可思议的结构了。

因为这个设计师,可以严肃专业地阐述设计理念,又能满腔情怀地谈论中华的传承。

古老血脉流淌的印记,比单纯的桥梁数据更能引发老一辈的共鸣。

“蛮不错的一座桥。”台下听专业分析听得头晕目眩的宝岛委员,点了点头。

身边的老同事,露出了笑意,说道:“我看到它,就想起了故宫的钦安殿大门。红格窗换一种铁灰色,原来比宝殿还要庄严。”

“舰艇的色嘛,当然庄严。”年长的人,跟夏英杰这样的青年才俊有不同想法,“其实蛮好的。前些年我还去了辽宁舰,上去就觉得,又平又宽阔,骄傲得很。现在想想,辽宁舰的铁灰色跑道,就好像这座桥。牢固,可靠!”

桥梁的肃穆庄严,并未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抗风抗震的创新性分析,也不过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在他们这群平衡委员会意见的外行人眼里,成为了无法吸纳的专业负担。

等他们真正见到了文化传承的“根”,才深深的触动了心头压抑的想法,有了畅所欲言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