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律风一腔感慨,都寄托在了越江桥身上。
他站在远处看桥,桥梁就像一座赤红的弯月,等待他静静欣赏。
他走到了桥上,扶着栏杆,掌心感受越江桥的牢固,心里升起的不是感慨,更没空去欣赏江景,而是一寸一寸地去看混凝土浇筑的栏杆死角,判断桥梁建设情况。
越江桥不过几分钟的步行路程,在律风细致查验下,走了整整四十分钟。
途中无数路人大妈大叔好奇的看过来,小朋友更直白,直接问道:“哥哥在做什么?”
殷以乔笑出声,觉得律风魅力非凡。
“听到没有,小朋友都叫你哥哥。”
律风蹲在地上,扶着栏杆跟小朋友招手,仰头看他,“她喊哥哥的时候,明明看的是你。”
说完,律风随手敲了敲石头栏杆,站起来满意说道:“应该没有偷工减料,原来林一齐跟我说王总加了越江桥建设预算是真的。”
他食指戳着桥栏上的小红灯笼,“连栏杆看不见的扶手底部都拉过刻线,真阔绰。”
律风说这话,无疑是高兴的。
三角钢型支撑结构剩下来的钱,依旧用在了越江桥上,比他简略设计的拱桥外观更具有中国传统的气息。
现代化的交通桥数不胜数,可是广大群众喜欢的、能留下印象的桥梁,总是雕龙刻凤、花开富贵。
越江桥的石头栏杆上,雕的却是麦穗、旗帜和波涛。
直接将越江自古以来的文化,都摆在了桥面上。
传统的节日,传统的灯笼,传统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