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浓雾、狂风。
想在这里用火箭完成横跨峡谷的先导索工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当新闻出现,不少人想要去现场看看,这前所未有的火箭发射,到底能不能成功。
建设当天,律风迎着寒风,站在悬崖边上,等着专家们测量好适合的角度和风速。
在建设集团和国院一起讨论乌雀山大桥可行性的时候,火箭抛送技术,已经列入了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等到这座盘旋的乌雀山,终于需要跨谷牵引时,他才意识到“火箭”是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它几乎占据了整个山体平台,周围的杂草灌木都被砍伐得干干净净。
为了避免残骸伤人,还配备了格挡篱笆。
一群专门负责调试火箭的工作人员,忙碌又迅速的取出乌雀山此时的参数。
严肃沉默得像是军事演练基地,而不是什么桥梁建设现场。
在研讨会上,建设集团代表一句“火箭抛送先导索,四秒就能解决乌雀山大桥的困境”,落到实际操作和前期准备上,绝对不是四秒能够完成的。
火箭发射人员,在专注调试。
高卫胜指着庞大的火箭发射架,说道:“这可是专门为乌雀山大桥准备的火箭,以前他们用的型号,只有它的一半大。”
世界未来的最高、最长桥,连架设先导索的火箭都能为它特制。
抗拉力超过三千公斤,飞行速度超过每秒三百米,横跨遥远的乌雀山峡谷,也只需要四秒。
为了完成这四秒,从乌雀山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之后,建设集团就在忙于各种申请、审批、实验。
那一支巨大的火箭,承载着乌雀山大桥主桥的全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