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自行车

听她说起,谢巍才想起自行车还没买,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我们早点去市中心,下午早点回来,吃饭是晚上,要是来不及去国营饭店吃也行。”

“这样行吗?要是他们提前过来了怎么办?要不我一个人去,你在家等他们过来?”

谢巍思索着说,“明天出门前我跟□□说一声,让他帮着招呼人就行了。”

听他这么说,林青青也不反对了,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

商量完事情后,林青青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信。

书桌是搬进来就有的,之前断了条腿,后来谢巍用钉子把书桌的腿又钉上了,又用木板固定好。之前书桌本来放在次卧,但林青青想着要用,就把它搬到了主卧,放在床和后窗墙壁中间。

书桌用了应该有几年了,表面凹凸不平,被林青青用厚纸壳盖住,用钉子钉好,看着也很整洁。书桌上放了几本书、一面镜子,还有就是林青青用的雪花膏。

虽然原身因为年轻,皮肤底子好,但林青青没把护肤不当回事,条件好了之后还是买了雪花膏。

信是写给李娟的,她先问了李娟的意思,又说了吴海源的情况,说她要是愿意,就给两人交换联系方式。写到这里林青青顿住,问洗完澡回来的谢巍:“吴海源有相片吗?”

“应该有。”入伍都是要照相的。

林青青本来想寄一张吴海源的照片给李娟,但想想八字还没一撇,现在交换相片也太早了,便继续写信说李娟要是愿意,就寄一张照片来,下次她回信再给李娟寄吴海源的照片。

给李娟的信林青青之前就回了部分,这会收尾就好了。

写完信,林青青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然后贴上邮票,等着明天投递出去。

……

第二天林青青和谢巍先去邮局投信,然后再搭车去市中心。

七十年代国家发展还是第二产业为主,靳市就是时代潮流中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这里到处工厂林立。而一到周末,市中心人头攒动,看起来十分繁华。

公交车停在百货大楼门口,林青青抬头看去。

百货大楼位于街角,建筑偏欧陆风格,圆弧大门,高高的尖塔式的阁楼,在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建于民国多少年的字样。

百货大楼共有四层,一层都是落地窗,从窗外能看到里面林立的柜台。上面几层窗户是圆弧状的,有些是彩色玻璃,有些是磨砂的,可能更换过。

林青青扭头去看这条街,都是类似的建筑,只是街道不长,一眼就能望到头。而在这条街上,各种招牌延伸,有国营饭店、银行、以及电影院。

看林青青往后看,谢巍问:“怎么了?”

她前世生活的

城市也有这样的长街,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了保持特色,在后来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太多改动。而她穿越后见到的建筑虽然没什么特色,却带着年代的陈旧感,有些灰扑扑的,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

因此,当她置身这条街道,难免有种时空错乱感。

但林青青没有说出来,只是摇头说:“没什么。”抬脚走进百货大楼。

林青青这趟过来,不只是为了买自行车,她还想了解一下靳市百货大楼的情况。所以进去后两人没有急着上楼,而是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逛着。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只是神情懒散,不怎么爱搭理人这一点和街道供销社如出一辙,但百货大楼的柜台比街道社区供销社更规整,供应的产品也更齐全。

如果说街道供销社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那么百货大楼就能刺激人们的购物欲8望。供销社里很多东西只有最基础的,但百货大楼里同类产品能摆满一层柜台。

就拿鞋带来举例,供销社里卖的鞋带只有两个颜色,军绿色和黑色,基本能满足大家对鞋带的需求。但百货大楼除了这两个颜色的鞋带,还有白色红色和蓝色,另外还有圆形的和扁形的。

鞋带只是最细微的,还有糖果糕点,供销社里的糖果只有两种,软糖和硬糖,而百货大楼里光软糖就有十多个品牌,还有国外进口的巧克力等。

林青青越看,心情越沉重。

下周三她就会轮转完所有的柜台,结束轮转后她必须选择一个柜台,在三个月内让营业额翻三倍。

来百货大楼逛之前,她还想能不能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实现这一点。但现在林青青知道,这条路行不通。

虽然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卖的产品大头依靠计划分配,有小部分自行采购。但供销社采购部去的基本是乡下农村,或者近地方的工厂,而百货大楼的采购部去的是首都,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而且柜台的东西零碎多样,在她做出成果之前,高主任肯定不会拨这么多钱给她。

这样一来,只能突出特色了。

但这同时也限制了林青青所能选择的柜台,像买烟酒日杂用品这些柜台不用考虑,她一个售货员

嘴巴说出花也做不出特色。

服装化妆护肤品可以考虑,她化妆水平还可以,可以搞个试妆活动,增加点客流量。服装的话青山供销社现有服装太普通,都是流行了好几年的款,倒是可以写信跟谢宝山商量商量,在这边弄个专柜,但这肯定还要和高主任谈好。

心里有了主意,林青青松了口气。

谢巍看她神色和缓不少,问:“想好该怎么办了?”

“有点方向,但还需要再想想。”

……

自行车在四楼,同一楼层卖的还有手表、座钟、收音机、电风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