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祖龙

几个卫士伸手就抓,正好触碰他的旧伤,疼得涉间龇牙咧嘴却不敢出声,冷汗一个劲的直冒。

李斯回过头,面带不忍的说道:“唉不要这样,涉将军有伤在身,切勿粗手粗脚,毁了一位将军的武艺和前程啊!”

卫士暗抓几把,松手回道:“李丞相宅心仁厚,小人佩服。”

嬴政冷眼瞧着,不知为何,忽然想起多年之前冤杀的韩非子了,师兄尚能下手,这个人……

才当了几年丞相,卫尉内士便能言听计从,这个人……

“涉间,你老老实实告诉朕,朕的大军哪里去了。”

涉间早已疼得说不出话,皇帝说了什么他也没听清,只是不停以头抢地。

几个卫士刚要继续动手,只听殿内一声暴喝:“放肆!”

群臣、群卫、所有宫人,立马俯倒一片,他们听出来了,这句原本该是御史大夫维护朝堂秩序的话语,是由皇帝亲口怒言的!

一时间,没人敢说一句话。

嬴政吼完,把身子深深的埋进坐榻,闭着眼睛聆听殿内动静,鸦雀无声,只有涉间的粗重喘息清晰可闻。

君臣佐使一起等着,等到呼吸声逐渐平稳,嬴政重新睁开眼睛,仍是无悲无喜的模样:“说吧,朕的大军哪儿去了,王离轻敌,九原精骑呢?”

涉间不敢抬头,也不敢起身,缠声回道:“回陛下,我军…败了……”

“涉将军慎言!陛下龙体欠安受不得激!”

嬴政没再发飙,只是给了涉间一个鼓励的眼神,静静等他说下去。

“臣……罪将死罪!此番大战,我等中了反贼之计,两千精骑尽数覆没,少将军身陷囫囵,就连罪将……也是被俘之后由贼再度放出来的……”

“嗡”的一声,整个朝堂重新活过来,这下可我热闹了。

什么?九原精骑打得匈奴人抱头鼠窜,蒙恬将军文武双全,麾下部曲更是劲旅一支,他们也会失败?

败就败了吧,还来个全军覆没,多少年没有这种事了?一军主将也能被俘,他当时怎么不自裁呢?是不是蒙恬的儿子啊?有没有点骨气啊?

我看没有,眼前这个家伙不也是被俘又放回来的嘛,他们蒙家啊,早就不行了,北边那支大军也不行了!

真的假的?这么说有根据吗?

要什么根据啊,这场战败还不能说明一切吗?大秦强军什么时候轮到一伙反贼隔三差五击败了?还这么轻而易举的,一个都没跑?

也对哈,陛下一向优待军爵之士,想不到天下刚刚安定数年,他们就骑不得马、打不成仗了……

你傻啊,有钱了谁还卖命?不得喝点小酒找点歌姬啊?蒙恬?蒙恬怎么啦!也是个沉迷酒色的家伙,我听说啊,前段时间北地出了个孟姜女,没事就哭哭啼啼的,把城墙都哭垮了!

还有这种事?为什么啊?

还能为什么,肯定是蒙恬对人家做了什么呗,他们九原军监筑的城墙一触即塌,可见多么不用心了,徒费国帑啊!人垮了,墙垮了,大军也垮了!

嗯…有道理。

就你一个人知道,出去可别乱说啊!

……

听着这些风言风语,涉间只觉胸膛里有一把烈火,他很少到咸阳,进入王宫更是头一回,从不知人心可以脏到这种地步。

道听途说就将一位边防大将抹黑成这样子,天理何在!

李斯听得津津有味。他甚至制止了想要维护肃静的御史大夫,垂下头,掩饰自己欣喜的目光之余,等待皇帝发话陛下不是很有火气嘛!这下好看了!

可惜李丞相一番“苦心”,皇帝一句都没听进去,自从“全军尽没”四个字冒出来,嬴政不得不重视这伙反贼。

一次可能是偶然,那么两次呢?还不能说明贼军战力强劲?上一回王离吃了轻敌之苦,这一回呢?有了墨家相助的九原骑还不能克敌制胜?

楚人,楚地,楚军,还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但使王翦将军还在该有多好……

回过神来,嬴政对着朝堂扫视一圈,那些口干舌燥的家伙仍在喋喋不休,让他忽然变得意兴阑珊。

“除了会稽战事,众卿还有什么政事禀奏?”

这么大事儿还不是事儿啊?亏了上朝之前大伙担心皇帝经受不起打击呢,敢情他的心思全在长生不老上面,不看重这个了是吧?

群臣肚子里嘀咕,身为百官之首的李斯又出列了:“陛下,臣以为……”

“那就退朝吧,涉将军,你随朕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