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也好杜如晦也罢,对于这种局面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能受到欢迎就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对的。
但与此同时,杜如晦也是在头疼,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几乎一年一个台阶的在上升,但是教师资源始终有点跟不上。
再配上杜如晦那堪称变态般的考核要求,所以每年真正留下来的毕业生真的不多,但张诺和杜如晦却对此视而不见,毕竟教师这种岗位,尤其是京师大学堂的教师岗位,那是真的影响力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大唐第一学府,这要是混进来几个德不配位或者假冒伪劣的,那影响就太大了。
可如今张诺居然要大批的抽人走,这就让杜如晦头疼了啊,虽然张诺没有说明他到底要干啥。
但是他知道,如果张诺真要这么干的话,他根本拦不住,因为在京师大学堂的学生老师当中,张诺这位秦王殿下永远都是最好的雇主,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可的。
放权、高福利、有面子,光这几点就足够别人羡慕他们了,更别说在张诺那里不用担心跟老板没法沟通,但凡你想说什么专业性的东西,你都会发现,你的老板似乎比你更加精通,绝对不会出现其他毕业生工作以后碰到的那种跟老板鸡同鸭讲的窘况。
就这一点,就足够让心高气傲的毕业生们心里面满意得不得了了,毕竟京师大学堂的毕业生如今可真的不愁找不到工作,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去挑选满意的工作,而外面也提供了无数选择给他们。
张诺作为京师大学堂的校长,自然知道自己在学校里面的名声,所以笑着摇了摇头,
“老杜,我不会干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但是,这次我的计划实在是太大了,光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缺口就不是几十个人能解决的!”
“我明着跟你说吧,毕竟你在尚书省待过,你应该知道,如今的大唐,百姓们虽然吃饱穿暖了,兜里也有几个钱了,可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你别那副看不懂的样子看着我,在我看来,如果咱们这些大唐最顶尖的人仅仅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就觉着够了的话,那是一种不负责!”
“咱们大唐的百姓勤劳、本分却又不失朝气,这么好的百姓我认为就该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所以我打算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最基础的方面着手!”
“目前有些事情还在准备当中,但过段时间你就会知道了,我会整合大唐民间的大量资金,一次性把所有产业都给建立起来,到时候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就会出现在咱们大唐百姓的身边!”
“我不但要让他们买得起用得起,还要让他们用开心用得舒服,当然了,老杜你如今也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了,你应该知道,财富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税收!”
“我如今的想法就是这样,一方面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同时也让他们一直死死存在银行里的那点钱流动起来,不说让他们乱花钱,但不能跟个土财主似的只知道死存钱,那可不行啊!”
杜如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倒是没对张诺的这个计划多说什么,在京师大学堂的这几年,杜如晦一直没放松自己的学习,尤其是作为一个四十多岁就从朝堂退休的老官僚来说,很多知识其实是在为他解惑。
他过去其实很多时候,做某个决定或者提某个建议的时候,只是觉得应该那样做,那样做有好处,可具体里面是什么原理,运用到了什么理论,其实他是不清楚的,总有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可到了京师大学堂以后,那就不一样了,这里的管理学、经济学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老杜如今的身份,可以让他肆无忌惮的在工作之余去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这些经过后世反复论证和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杜如晦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就如同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他也正是利用这一次机会不断的充实着自己,并且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有着充分的从政经历的,结合他以往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的话,他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老杜不仅自己开始担任这两门课的教授,同时还经常性的发表相关的论文,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由于其擅于用具体案例来论证、说明自己的理论,脱离了一味的理论叙述,这就导致他的论文看起来格外的严谨并具有趣味性。
如今的京师大学堂正在不遗余力的展现出自己的影响力,印刷术以及手工印刷机的普及让出版成了一件非常简单地事情。
京师大学堂自己有自己的刊物,不仅仅是对内的,还对外发售,名叫京师大讲堂,这名字当然是张诺的恶趣味了,但这本创刊号就是百来页的杂志月刊,绝对对得起他的这个名字。
里面一半左右的内容是诙谐易懂的科普类文章,另一半就是各种专业论文了,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作者,就是张诺和杜如晦了,不仅仅是因为声望的原因,还因为只有这两位才能把论文写得既通俗易懂却又不缺乏学术性。
而此时的杜如晦,就是在从专业的角度去判断,张诺的这些搞法会不会成功,成功以后的影响如何,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和老师们又将如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浪潮当中获得足够多的好机会。
张诺固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雇主,但有的学生也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有些小家族的产业其实未尝就没有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些年下来,那么多的毕业生被人挖走,可不仅仅是因为人家闺女长得漂亮。
杜如晦作为一个合格且优秀的校长,自然要想办法平衡好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共赢才是未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