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军改的好处

但是毕竟有张诺在,张诺自然不可能让军队去大批量的装备这种还得在身上挂个火药壶和弹丸壶的老旧装备。

从一开始,张诺就给出了个思路,能否用击打燧石的火星才充当点火系统,而不是留根绳子再去用火折子点火。

并且,能否把底火做成定装的,只要一个个的塞进去就行了,而不是直接拿个壶或者拿个什么东西从枪口那里往里倒。

其实有了思路以后,剩下的就简单了,大唐的研究员们早就对火炮进行过好几次升级换代了。

拿到这样的思路以后,第一时间就应用到了火炮上,毕竟相对来说他们对火炮这东西更加的熟悉,而且应用场景越大他们其实越得心应手,反而在步枪上有点头疼。

毕竟谁都知道,越是小的东西,改造起来就越麻烦。

不过还好,最终步枪还是研制成功了,整把枪加上前面加装的三棱刺刀的话,长度接近一米八了,但是质量却没得说,只要搞定生产工艺并进行合理的生产安排的话就能大规模生产。

当然了,哪怕是运用了大量的木制材料,整把枪的造价也不会便宜,毕竟这年头金属可是很贵的,尤其是这把枪上很多部件还要求是高强度的钢材,那价格就更贵了。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世民和张诺其实都在担心,国库能否负担得起给所有军队换装的开销。

要知道张诺可是很明白的说过了,这种新式武器,效果自然是没得说了,有了这玩意儿在,所有人经过半年训练就能比得上一个多年操练的弓箭手了,而且比弓箭手更加的持久。

没错,弓箭手在持久方面还真是比不过步枪手,毕竟步枪手只要弹药还有,就能继续射击,少说也能打个几百发,可弓箭手呢,哪怕是臂力最强的,射个几十箭以后,手臂就得休息了,不然的话,既不能保准力度也不能保证准度。

当然了,要想步枪手的枪法能比得上那些真正的射箭好手的话,那其实也是得拿着子弹慢慢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