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语气,有些怪怪的。
不等沈清宁询问,杨太妃已经沉声道,“宁儿,你怕是还不清楚,明渊的真实面目吧?”
她与明渊,倒也相差不了几岁。
可是,却是明渊的长辈。
加之这里山高皇帝远的,杨太妃直接称呼明渊的名讳,倒也无人说什么。
察觉到她话外有话,沈清宁连忙问道,“杨姨,此话何解?”
“呵……明渊这个人啊,与先皇相比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尤其是他身边有惠妃撺掇,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太妃冷笑一声,“面上瞧着是个仁慈的人,可背地里谁也不知他有多狠毒!”
似乎是回想起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她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下来。
先皇为除掉顾家,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杨太妃也早已得知。
因此,才会说明渊与先皇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若说先皇狠毒,明渊便比先皇狠毒数倍!
“他会给你们赐婚?”
杨太妃摇了摇头,脸上神色说不出是自嘲、还是嘲讽,“宁儿,你与尘儿就这么相信他么?”
看着杨太妃的样子,分明是对明渊没有什么好感。
沈清宁微微蹙眉,好奇的看着她,“杨姨,你的意思是?”
“这个明渊啊,可不是什么好鸟!”
杨太妃缓缓站起身来,在原地走了几步,又转头看着沈清宁,语气微沉,“当年我之所以带着明玉离宫,都是拜他所赐!”
虽然,沈清宁早早想到,可能会有这样的原因在里头。
可眼下听到杨太妃说起,她仍是忍不住震惊。
杨太妃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明渊与惠妃,都是一丘之貉!否则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她虽然是太妃。
可与明渊、惠妃也年纪相仿。
沈清宁抬头看去,从杨太妃眼中,看出了几分饱经沧桑后的风霜感,
她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想当年,先皇其实早就身子不适了。”
“只是宫里的太医,一直没有查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因此对外就隐瞒着,毕竟那会子尘儿年纪还小,不能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