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带着3000大汉铁骑训练,派出人手对高句骊国进行渗透、侦察。
以便获取大量情报。
杜荷呢?
带着典韦、李德秋二人在辽西城中参观、闲逛。
等候李二的旨意。
在幽州,杜荷拥有绝对的权利,可以说不需要李二点头同意,也能操作。
杜荷为了稳妥起见,依然向李二上报。
不想留下后遗症,让朝中群臣弹劾。
李二同意,意味着那几名重臣同意,那样有群臣弹劾时,李二压力会小很多。
“杜二,这是炼铁厂?”
李德秋惊讶道。
呵呵!
“是呀!钢花四溅,只有炼铁厂才会有的风景,其他厂很难见到,很震撼吧!”
杜荷微笑道。
“确实很震撼!那么大的规模,本小姐从未见过。”
李德秋点头道。
这座初炼厂,杜荷花了10万点经验值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出来。
不仅有技术图纸,连同设备一次性解决。
兑换的时候,杜荷好肉痛呀!
“杜二,月产熟铁多少?”
李德秋问道。
“一个月大约50多吨,60吨不到一点。”
杜荷道。
吨!
啥意思?
李德秋听后有点朦圈!
看到李德秋疑惑不解的神色,杜荷也郁闷,不知道什么地方说错。
“杜二,你口中的那个吨是什么意思?”
李德秋问道。
哦!
卖糕的!
此时是唐朝,讲什么吨呀!
连公斤、千克都无人说。
这种计量单位还未问世呢?
“那个,德秋呀!本少旗下工厂使用的度量衡,与唐帝国有点区别。其实,一吨等于二千斤。”
杜荷解释道。
没有办法,计量单位不方便,杜荷直接照后世的使用。
哦!
“意思是仅此工厂,一个月有五万多斤的产量,这可了不得。”
李德秋计算后问道。
呵呵!
“这不算啥,本少旗下研究所正在研究生产量更高的设备,不过需要点时间。”
杜荷点头道。
确实如此,杜荷安排了一些打铁方面的工匠宗师,正在进行初炼铁的生产研究。
首先是仿造,最后才到研发。
等一切有结果后,还会建大量的高炉,提高产量,满足百姓的需求。
毕竟,杜荷旗下的农具厂,就是专门为百姓生产锅、碗、盆、砍刀、斧头、钉耙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