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暗流涌动

大唐最强驸马爷 泠雨 1440 字 2024-05-21

没错!

秦帝国时期,华夏就是实行三权分离制,只是皇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很多愤青、公知在某一时段,鼓吹什么学习西方的三权制,说得有鼻子有眼。

貌似是西方发明似的。

其实,在华夏秦帝国时期,秦始皇就是推行三权分离制,是三权制的真正鼻祖。

并非西方专属或发明。

那个时期,帝国的丞相权利极大,是百官之首。

皇帝想要颁布什么旨意,必须得丞相同意,否则,会被丞相扣压、抵制。

丞相想要实施什么政策,也必须皇帝同意。

二者间形成牵制。

御史台可弹劾百官,一个中立机构。

遗憾的是,只能弹劾百官,不能弹劾皇帝。

汉王朝说白了,是照搬秦朝那一套体制,没啥新的创意。

直到隋朝,皇帝杨坚觉得有必要控制丞相手中的权利,才弄出几个副丞相出来。

把六部尚书全变成副丞相,从而达到分权的效果,皇帝手中权利得到集中。

到了满清时期,皇帝权利达到高度集中。

满清时期,丞相不如狗。

皇帝搞了个什么上书房行走的官职。

一个无品无级的官职,权利极大。

皇帝喜欢就封为上书房行走,皇帝一旦不喜欢,直接打回原形,从那里来,滚回那里去。

呵呵!

扯远了,回归正题。

“杜荷,想法挺好的,给朕打开了另一个思路,虽说那些方法目前操作性不强。

不过,还是有可取之处。象根据土地面积,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这个有操作性。

其他的方法,朕还要好好思考一下,毕竟,涉及面太大了。”

李二认真道。

杜荷也清楚,想要让李二马上改变观念不可能,需要时间慢慢影响、诱导。

从封建王朝制一下子演化到君主立宪制。

不太可能!

就算李二是一代明君、圣君,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得靠时间慢慢沉积。

文明的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人的付出。

呵呵!

“陛下,微臣只是胡说八道,不要介意。那些个话,只能是个参考,

给陛下提供另一种治国理念。事实上,目前帝国的情况,微臣也觉得操作性不强。

但是,历史的车轮无人能阻挡,文明的进程不管愿意不愿意,一定会朝前走,

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再说了,不管什么政策,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

对帝国崛起有利,能强国富民的就是好政策。”

杜荷淡淡解释道。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