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看来,阿克敦这就是模棱两可,在大家看来,有一个关外长大的马静蓉随行,一定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此时的朱达昌他们,虽然也听说过很多关于西口之路的凶险,可是还算是孤陋寡闻的他们,并没有把阿克敦的颠三倒四啰嗦话太当回事。
这样的一场官商酒局,从表面上看是信心满满、同仇敌忾、共敌天灾,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里,一个个的却都是各怀鬼胎、精于算计、自扫门前积雪。
第二天的清晨起来,平头百姓要想前去口外垦荒,一般凭的都是肩膀头子和铁脚板子,可是像他们这种还算是殷实的人家,每个人的代步工具都是高头大马。
这时候的朱达昌已经想好,这一趟前去口外的路,也仅仅是一条探索之路,只要他们能摸索出一条可行的贩牛渠道,他才不会去亲自受那风霜雪雨、飞沙走石、劫匪猖獗之苦。
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朱达昌,越来越更愿意做一些借势发力的操作,越来越懒的动那亲自前去口外垦荒的劲头。
这时候的朱达昌,一心想的是借官家的势做自己的买卖,至于他以前脚踏实地的想法,此时早已是被现实的眼界看穿。
不过这应该也不算是朱达昌的缺点,大多数时候更应该是朱达昌的过人之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即便是再牛叉,相比于官家和众人的力量,还是很单薄和不值一提的。
没有和送行的一众人过多的来往絮叨,他们三男一女的一行四人,便是策马向北奔驰在前往太原府的官道上。
在这前往太原府的一路之上,他们看到最多的便是各处各方乱窜的流民,这些流民居无定所、朝不保夕、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不仅如此,百丈之内就会看到的饿殍遗尸,在朱达昌看来实在是瘆得慌,可是在沿路的流民们的眼里,却都是一点都不惊讶的存在。
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此时的他们,已经是赶到了距离太原府十里地外的一个村落。
此时的他们,本来是想在这个村子落脚打尖的,可是他们在整个村子里转了好几圈,却是没有找到一处开着门的客栈。
就连所有乡民们的院子里,都是一点人气都没有,本来村子里正常应该有的鸡呀猪呀等牲禽,此时都没有在他们的眼前出现过。
四处的查看了好一会儿后,他们这才发现这里不是人迹罕至,而根本就是渺无人烟。
此时已经是戌时时分,赶了一天路的他们,当然是饥肠辘辘,这时候已经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他们,便决定找一处利索一点的院子先烧火造饭。
其他人此时还看着好点,可那早已是饿的腿软的朱达昌,这时已经开始掏出包袱里的牛肉啃了起来。
这时候一边找着安身之处的朱达昌,更是一边一口酒一口肉的犒赏起了自己的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