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水师提督

金匮盟 提比留 2686 字 9个月前

“都指挥使,外面有三个人,在外面求见,说是夫人让他们来找您的。”军校说。

“令来。”徐咏之说。

这三位不是别人,正是孟天牛和牛七、马八,青江帮的三位头领。

这三个人也是懂事,到了东京城外,让五百号人在城外大车店住下,自己进来报到,不能给徐咏之添麻烦。

徐咏之看看孟天牛,铁塔一样的大汉,嗯,有点意思。

再看看牛七马八,牛七一看就是一肚子心眼,马八一看就是个愣子。

三人报上姓名,徐咏之问孟天牛:“你的人有什么特长?”

“我们青江帮精通造酒,此外,弟兄们多是纤夫、船夫出身,水性都好,而且力大。”孟天牛如实回复道。

“倒是有用,”徐咏之笑了,“夫人真是神机妙算,知道我要用水军,就给我送了一批水手。”

“段姑娘力敌百人,小人十分钦佩,能再相公帐下,小人也要拼死效力。”孟天牛说。

大家都乐了,因为没见过段姑娘“力敌百人”,觉得孟天牛在开玩笑,徐咏之知道是怎么回事。

“孟天牛为水军都头,牛七马八为副都头,统领你的那帮兄弟,大宋禁军军纪严明,李得臣一会儿会带你的兵讲军纪,不要惹事,我们一起效力大宋,你们也得一个封妻荫子。”徐咏之说。

“是!”孟天牛道。

徐咏之说的“封妻荫子”,是大宋的一个特点。

历史书上提到大宋,总是批评这个朝代“重文轻武”,但是这种“重文轻武”的朝代,却很少有武将谋反。

就是因为在大宋当武将,有独特的好处。

收入相当高,做了都指挥使,有一份俸禄;领一个州刺史,就又加一份俸禄,再加一个中书舍人,还有一份俸禄,而且武将可以封国公,甚至封王。

再一个就是恩荫制度,你在前线立功,回来确实还要受文官的气,但是你的儿子,就可以直接做武选,到皇上身边去接受锻炼,未来是科举转文官,或者继续去做军将,前程是没有问题的。

《水浒传》里的宋江就说“受了招安,搏个封妻荫子”,就是让孩子解决编制问题的意思。

让李守节带了三个头领下去,出城去招人,这边徐咏之再琢磨水师的事。

“费阳谷的太湖兄弟大概有多少人?”他问李嗣归。

“一百多条船,一千人不到。”李嗣归说。

“船的规模如何?”徐咏之问。

“百石之内的小船居多,”李嗣归说,“太湖水贼平时也会耕作,小贵姑娘叮嘱过他们,不能惊扰百姓,所以其实不是职业水贼。”

“把河北弓手和渝州、太湖的水手混编,这些小船的战斗力就会提升了。”徐咏之说。

“即使太湖的船来了,怕是也不够的,估计到了泗州,要想办法购买民船。”李嗣归说。

“这次不用勉强,水军能有所表现就可以,主要是锻炼队伍。”徐咏之说。

“步骑军的任务呢?”徐太实问。

“我们是二阵,接应和支援,这是李处耘几个月创造的好局,不能抢他的功劳。”徐咏之说。

正说话间,小校二次来报:“都指挥使,晋王来了。”

“他来做什么?”徐太实看着徐咏之一脸犹豫,但没等徐咏之出迎,晋王赵光义的声音已经到了门口。

“殿前司的军营,本王来还要通报吗?哈哈哈,咏之!兄弟!”

怪哉!有道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徐咏之赶紧走向门口,把赵光义迎进来。

“王爷!”他躬身就要行跪拜礼,被赵光义赶紧拉住了。

“自家兄弟,还能那样吗?”赵光义满面春风地看着徐咏之,“哎呦,你们是在开会吧,那我先出去?”

“不不不,已经开完了。”徐太实一个长揖,“王爷,大人,你们聊,属下告退。”

几个人鱼贯而出,徐太实把门带上。

赵光义收敛了笑容。

“咏之,我来这里,是要跟你说清楚的。”

“王爷,徐矜听着呢。”

“跟老普不要走那么近,你会被他暗算的。”赵光义说。

这是赵光义最近发现的,徐咏之和赵普的关系有点微妙,似乎是联手对付自己的一种联盟。

“我和谏议大夫不熟。”徐咏之这话倒是一句实话。

“我知道你不熟,但是我熟,他有的时候会把你当做一枚棋子,你被他卖了,还要为他数钱呢。”赵光义说。

“王爷的教诲,下官记得了。”徐咏之说。

“本王对你,没有恶意。”赵光义说道。

“才怪!”徐咏之心中暗想,婚礼上弹劾我,你还说你没有恶意。

“本王受了李连翘那个女人的挑唆,之前对你有了很多误会,你在婚礼上说清楚了,本王才明白这个女人耽误了咱们的交情,咏之啊,你愿意再叫我一声二哥吗?”赵光义居然深情款款,真是让人觉得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