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黑面大王

金匮盟 提比留 2612 字 10个月前

“细细说,谁做主帅合适?”

“这个主帅可以了解李重进,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淮南,当年打南唐取淮南的,有三位名将,头一位的不是别人,就是咱们官家;二位的就是李重进,当年在淮南杀神附体,老百姓都叫他黑面大王,第三位是当年的先锋官石使相。”

石使相就是石守信,他打赢了李筠之后加了同平章事,这是宰相的身份,节度使又是宰相,就可以称作使相,这就是文武两开花、位极人臣了。

“使相是合适的主将人选。”徐咏之说。

“我还以为你会推荐慕容延钊,你们的关系不是很好吗?”赵光义不阴不阳地接了一句。

“陛下问的是谁适合,问的不是谁跟徐矜的关系好。”徐咏之说。

“你是担心慕容打不过黑面大王是吗?”赵光义问。

这话说得也太挑事儿了。

怎么回答都会死,慕容老头对徐咏之不错,是老师的身份,你怎么回答?

徐咏之不上这个当,他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慕容将军的兵在恒州真定府,骑兵最强,调到淮南,不知道要动多少粮草。”

“淮南多水网、有稻田,骑兵很难展开。”

“石使相带的是归德军和侍卫亲军,这是官家亲领过的部队,有大宋最强的步兵,归德军就在宋州,从汴水上船,三天就能打下淮南重镇寿春,建立据点了,晋王细看地图。”徐咏之说。

赵光义看看徐咏之,这小子越来越不好对付了。

“呵呵呵呵,本王是考校一下,毕竟你是商人之子,怕你对兵法不熟悉。”赵光义又转向石守信,“对使相当主帅,本王也是很支持的。”

“副将臣就保举王审琦、李处耘和徐矜了。”赵普开口说道。

“准了。”赵匡胤点头。

“打援那件事,咏之你再说一下。”赵匡胤继续问。

“李重进一定在联结金陵(南唐),不过我在金陵的人明确告诉过我,金陵没有答应李重进,李重进答应割让江北十四州,但是这个土地,南唐没有兵力和决心守住。”徐咏之说。

赵匡胤点点头。

“如果我军如果打到扬州,金陵可能会因为压力而做出反应,所以应该事先派人去金陵,给他们提一点要求,也是让他们安心的表示,毕竟我们不可能这次就吃下南唐。”徐咏之说。

“臣弟愿意跟江南联系,让他们出兵支援我们,从背后攻打李重进。”赵光义说。

“不可!”李处耘失声叫道。

赵光义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特别难看。

“这是我们的地,我们的百姓,让金陵的军马进来,那不是百姓要遭殃了么!”李处耘说。

这个人虽然是个情报高手,但是实在太耿直了,他只忠于赵匡胤一个人,处处为他着想。

“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少折损一些兵……”赵光义继续劝说着官家。

“官家,我觉得晋王的担心有道理,精锐兵马不能损失,但从政治角度来讲,我们不能让南唐夹攻。”徐咏之说。

“怎么?”赵匡胤说。

“世宗皇帝是吊打南唐的,攻下淮南,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如果我们为了少一点损失,就跟这么弱小的敌人结盟,那我们要被后周的旧臣耻笑的。”徐咏之说。

这话说得大家都一阵寒意。

赵光义不爱听了:“什么叫后周的旧臣?”

“晋王,想想看,为什么官家把咱们这些人召集在一起开会,没有张永德将军这样的老人?要知道张永德是最了解李重进的人,他们斗了好多年了。”徐咏之说。

“因为他们有亲戚关系!”赵光义说。

“因为我们都是陈桥那天在场或者接应的人,官家用我们的力量打赢反叛,天下的人们才会归心,就从这点,我们也不能用南唐的兵,去打自称大周遗臣的李重进。”徐咏之说。

赵光义哑火了。

赵匡胤点点头,徐咏之懂他,本来不说破最好,但是赵光义非要挤兑着徐咏之说出来,老二真是让人头疼。

“一旦欠了李煜的人情,用了他的兵马,以后就很难去征讨他了。”徐咏之说。

这也是现实考虑,赵普听了也在点头。

“你是为了自己尽快报仇吧。”赵光义已经有点人身攻击了。

“徐矜只知道为大宋打算,不拿下南唐的土地,拿什么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涿州是晋王的祖籍呀。”徐咏之说。

赵光义一看辩不过徐咏之,也是一肚子气,就决定给他出个难题:

“那我问你!不借金陵的兵,说的轻巧,你,有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