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304,卫生

‘脏兮兮’三个字很影响感观,影响印象分。

但村里人穷惯了,穷得太久了,对粮食的执着在‘有’而不是‘干净卫生’。

只要是粮食,干不干净都不重要。

跟他们说要‘注意卫生’?

他们会觉得矫情,然后说‘以前如何如何’......以前啃树皮也活了下来,以前吃观音土也活了下来。

所以,懒得矫情。

一锅粥里被掉了一颗老鼠屎就不吃了?

不可能的。

一碗菜里有一根头发就不要了。

不可能的。

看到卤肉锅里有一只死蟑螂,不要不吃了?

也不可能的。

还记得安荔浓第一次让村里人注意卫生的时候,有人问‘一块肉掉在牛粪上,捡不捡?’

安荔浓的答案肯定是,不捡。

但村里人的答案,却是相反的,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捡起来,洗洗,一口吃掉。

即使掉落在牛粪上,肉也还是肉,为什么不捡?为什么不吃?

安荔浓觉得恶心,但别人却理所当然。

成长的环境不同。

就好像安国邦会把掉在饭桌上的米粒捡起来吃,会把掉在地上的肉捡起来吹一吹然后吃掉。

经历不同,生存的环境不同,大家对待卫生的要求也不同。

即使安荔浓一再强调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即使是安国邦也常常忘记洗手,更不要说几岁的小屁孩。

做得最好的就是和安荔浓一起玩的小伙伴,铁蛋、傻蛋他们。

其他人?

说一千遍,也还是旧习难改。

有时候,很无力,但能做的只有坚持。

坚持吧。

等人的物质条件好了,生活条件提升了,大家自然就会注意到和重视卫生方面的问题。

安荔浓认真向赵老解释,虽然他们村的小屁孩不太注意卫生,但他们村的吃食都是很卫生的。进他们村作坊工作的人,都是有要求的,其中要求最严格的是卫生。

平时,干不干净,卫生不卫生,安荔浓可以不管。但是,进了村作坊就必须爱干净,讲卫生。

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看安荔浓一脸严肃,赵老摆摆手,小孩子而已。别看他现在是大家尊敬的科学家,其实小时候也一样会尿尿和泥巴搓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