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宇倒是发现了难题的关键:“还有时间吗?”
“有,只要在最终决战前实施就可以,哪怕是思维体,离开了环境他们也无法存活,现在虽然很痛苦,但至少能维持思维不溃散。”
听到还有时间来准备,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然这块大石头压得他们气都喘不出。
至于梅哲仁,则因为提交了问题如释重负,一个人背负这个重压,他背不动。
王航宇向梅哲仁索要了数据:“每一个电子人的数据流有多大?”
有了“夺舍”爱德华的经验,梅哲仁知道一个电子人大概的数据容量,可就是因为知道他才作难。
“大约在2到5个pb的区间,数据须保持活性,不能冷存储,他们跟如意不一样,无法模块化也不能提取内核,全部都是未经逻辑化的非线性数据。”
这才是最要命的,任一个电子人都必须保持运行,电就是他们的空气,运算资源就是他们的食物,动态的存储空间是他们的血液。
硬盘等静态存储器仅仅是他们睡觉的床而已。
一旦脱离了动态运行状态,他们就失去了生命,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
电子的活跃状态是无法记录的,场域能量一旦失去,这个状态就失散了,这才是思维真正的奥秘。
逻辑体的不灭是因为状态可以恢复,量子生命的不灭,是因为可以复制传导。
唯独具有智慧和情感的人类,必须活着才有意义,哪怕转换了生命形态,依然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等了一会,程丹心猛的喊起来:“不对,我们的思路走错了,时间不止这一点,只要不破坏网络,可以让他们一直存活在网络里,直到我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个思路算是为大家赶走了阴霾,阳光又重现了。
但梅哲仁依然给出不乐观的看法:“在决战以前可以维持现状,但决战时必须把生物反应堆全部破坏掉,这些生物反应堆正在源源不断地给硅基人和复国组织供能,并有可能帮助安基尼帝国打开维度通道。”
朱延安最实在:“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梅哲仁还真没有,那么庞大的数据群,所需的运行算力是一个天量的概念,但想了想他还是说了出来。
“需要32768个如意组成运算矩阵,才能容纳下这些人。”
为什么没以自己为衡量标杆,因为数字没有意义,短期内不可能进化出那么多个梅哲仁。
王如意自己都意外,他以为自己觉醒后运算能力已经很强了,所以他不吐不快。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算力?从数据容量上来算并不需要那么大。”
梅哲仁是有考虑的:“我没有按容量计算,也不能按容量计算,生命是多样性的,为了保持其多样性的状态,我们必须预留出足够的余地,才能保证这些思维体不受损。”
以如意的性子不可能模糊:“那你是如何得出这个数值的?”
“用量子算法,整个场域能量作为模型,每一位参数都以一个量子位来容纳,如此组成的矩阵就能完美地包含所有的电子状态,容量也无限制,如意有大约一万个量子位,剩下二的十五次方,正好就是那个数值。”
久未露脸的张维南却先领悟到了:“老师,你想的是还原?”
梅哲仁没心情跟他计较省了一个字硬往上贴的问题,还赞许了张维南的机灵。
“生命是非常复杂的,任何一点我们忽略的小问题,都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想要救下这些人,就得优先考虑还原的问题,不然营救没有任何意义。”
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懂了,可懂了就更为难了,一年时间,想要获得三万多个如意,难如登天。
仿生体倒是不缺,缺的是觉醒的人,这个矩阵必须是实时的,可不能按分时系统那种来算。
以最低的标准每人能结联三十六具分体在算,需要约一千位空天舰舰长。
幸好这个数字虽然难,但也还够得着,只是一时半会不可能有结果,这一点梅哲仁也不奢求。
“问题我已经讲述清楚了,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想办法解决吧!”
这一次的碰头会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心情都沉甸甸的,可张维南还是拖住了朱延安。
朱大司令很不耐烦,但现在不是刚才的网络会议,而是实打实的实体纠缠,朱延安也躲不开。
“有事?重要的事?急事?非我不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