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委实不知自己犯了何罪。更何况陛下乃千古明君,一向宽厚仁德,不教而诛未免有损陛下的英名”
弘治皇帝就冷冷一笑,道:“可朕对付你,就想当个昏君!”说着,他嘴角还莞尔了起来,调侃道:“记得当初有人跟朕说过,当昏君其实也挺好的”
然后何瑾就明白了,眼前这些坏叔叔们玩不过自己,就高举君权的大棒耍赖了。无奈下,他便垂头丧气地言道:“那陛下和诸位大臣,想要臣怎么办?”
“当然要先将京城的谣言破除掉!”
“这事儿好办。邸报上刊登的那些国事,陛下和诸位大臣想必已有决议了。只需将决议刊登出来,自能稳定人心。”
“而且通过此举,还能引起士林和民间一阵广泛讨论。届时不论结果如何,都会破除谣言,炒作好的话,还能使得大明上下对朝廷更多一分信任。”
“炒作?”弘治皇帝当然不懂这个词。
但眼下也不是弱了气势的时候,在杨一清拼命的眼神儿示意下,他又佯装怒气言道:“还有你提出的那些解决方案,都需要大笔银钱做后盾,那些钱又从哪里来?”
“先从通商互市那里抽调一部分,然后有钱了再补回去呗。”
“可天才财富都有定数,如今又未到秋末岁入之时,朝廷哪还能有钱找补回去?”兼着户部尚书的刘健,就忍不住开口反驳了。
“什么天下财富都有定数,多落后的小农经济思想啊大明以前不是也没有通商互市的财源,现在每年岁入不是增加了一大块?更不要说还有一部分,朝廷本该收上来的税金,全都被人给贪墨瓜分掉了。”
一听有人跟自己抢钱,弘治皇帝就是脾气再好,也忍不住变色了,凝声言道:“润德,说话要有分寸,尤其当着朕和诸位大臣的面。你可知刚才这番话,是在质疑朕和诸位臣工的治国水平。”
当皇帝的,或多或少都有些疑心病,总觉得有刁民要骗朕。
尤其面对何瑾这家伙,弘治皇帝更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谨慎,继续道:“如若你是在信口雌黄,污蔑了朝中的臣工,朕可也保不住你!”
何瑾知道,按正常的套路,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拍着胸脯逞一逞豪迈之气了,比如若臣冤枉了哪位臣工,愿以命相抵之类的。
可仔细想了想,别人贪墨偷去的是朝廷税金,又不是他何家产业的钱。
于是他的反应就很实诚,闻言周身一震,面色坚毅地痛快言道:“陛下!既然如此,那就当臣没说过这话。打扰陛下和诸位大人了,微臣这就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