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两老有点养老钱,另外通过村上又弄了些贷款。还有董家和裴家各自找关系弄得的低息贷款,加一起,差不多能把这个工程搞完。
镇上的领导也听到消息,还专门过来看了一眼。
听说是学生们弄的毕业设计,又通过政府这边,给批了一点资金,协助村上把县道到老仓库这边的路硬化了一遍。
这样一来,送材料物资的车就能直接开到坝子里,省了不少人工费用。
领导们还专门去爬了山,参观了观音庙和古桃树林。听了大队长关于这两个地方的后续规划,让他们形成文字报告,提交到镇上。然后镇领导班子再开会,决定要不要借助这两个噱头,划拨资金把这里打造成旅游景点。
爬山,赏花,再吃一顿农家柴火鸡。这一天的行程不算紧凑,给人一种很放松的感觉。
体验了下董家村报告里的农家乐的模式,镇领导们心里有数了。
政策很快下来,而且也不偏颇董家村,只要镇管辖下的各乡村,能拿出具体的报告,经过政府班子集体现场调研后认为可行的,都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政策扶持。
这个通知一出,各村都开始暗暗比拼。
榆树村更直接,主动找到董宴如,想要她帮忙参考下如何发展第三经济产业。
相较于董家村的地势平坦,大王村的水资源丰富,榆树村因为身处山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不如山下最近的这两个村子。
但是大王村的人不如董家村淳朴,所以榆树村果断的抱了董家村的大.腿。
对于榆树村的发展,董宴如有点想法,但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他们小团队里的负责土建的两个师兄给抢了先。
师兄们最近日子过得尤其滋润,最喜欢往山里跑。春天的山林蕴藏了各种山珍,他俩吃得脸都圆了一圈。
吃这么多,也不是白吃的,在榆树村现有的茶园和花椒园的基础上,他们俩提出打造畜牧养殖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