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淳朴,并没有外界那么多花花肠子。
一边吃饭,一边随口.交谈了几句,董宴如惊讶的得知,其中一位大叔居然就是住在要改建的棚户区那边的。
他们本地住户对赔偿什么的不在意,但也不乐意搬走。
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了快百年了,总不能到他们这里,就把祖屋给丢了吧。
所以董宴如这几天走访的时候,感受没错,棚户区的人从内心是排斥他们的。
“其实改建不好吗?我看你们那边的房子,很多地方都朽坏了。一直没有维修,下面还穿了电线什么的。公共厕所也少,根本就不能去。别说住在那里的人了,就是跟那儿过,你们不觉得难受?”
“谁不想住好的啊,可是祖宗基业不能丢。”
跟大部分汉族不同,少数民族的同胞们更注重家族家庭。他们这边的家庭,人最多的足有五六十人。
这都还是解放后慢慢改变家庭结构后的成果了。要搁以前,家庭最多的,可以上百人。
这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家庭,更像是个家族。
像龙或与他们家,同血脉的最年长的长者去世之后,他的直系血脉后人才能分散开,形成新的聚集家庭。
龙或与家的老祖宗是八年前去世的,去世的时候,足有一百零几岁。他们家也是少有的六代同堂。
老祖宗去世之后,他的高祖兄弟四人分了家,一个大家族分裂成为四个小家族。
现在他的亲高祖已经走了,曾祖那一辈六兄弟也病逝了几人,剩下的三个兄弟虽然分了家,却并没有分开居住。到他祖父那一辈,兄弟姐妹更少,也就延续了曾祖他们的做法,分家不离家。
龙或与家在他们当地是个大家族,也跟家里关系和睦,众人齐心协力有关系。
如果家里有个搅家精,早八百年就散开了。就如同他高祖的小弟弟家,在本地的,只剩了两户人,还闹得见面就打架。
把飘远的思想拽回来,董宴如认真的询问大叔为什么不愿意生活环境更好一点。
“谁不想住好房子。但是,我们不喜欢那些水泥砖头修的房子,住着不舒服。”
大山里毕竟跟外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时间仿佛都过得缓慢些。
董宴如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似乎抓住了一点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