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部也因为每日都能买到粮,虽不多却能安抚人心,让他们相信粮食只是不够多,但却够养活陈地百姓,大家紧一点过日子就能熬过去。
若是按照陈王刚才的做法,内外都知道陈地缺粮,本就易生变故,再加上逼迫宋家和陈家两个世家首领拿出钱粮,等同于跟他们交恶,到时候内忧外患一起,这陈地说不准就会改了姓氏。
然而还没等王谋士再开口,就听已经坐回主位的陈王又开口说话,语气中充斥着不满和鄙夷。
“孤可从没强制百姓,不许他们种粮食,是他们自己眼皮子浅非得赚那份钱,如今没有粮食吃,却还得孤这个王爷帮他们想办法——果然,愚民就是愚民,就不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像是宛平那样由着泥腿子们当家作主,哼哼,乱象还在后面呢。”
陈王这么说,谋士们也只能叹气,陈王一旦进入“刚愎自用”模式,那就没人能劝得了。他们几个很有自知之明,都是来混口饭的,真有本事早就投效朝廷了,也不至于早早窝在封地上天天奉承个喜怒不定的王爷。
劝不动,那就不劝了,趁着现在还在风暴前夕,他们尽早收拾收拾东西跑路还来得及,就是不知道这天下还有没有如此轻松的养老之地。
——罢罢罢,还是逃命要紧,没命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陈王好歹还想着从外面弄粮进来,将成本分摊给百姓,楚王那边则是另一种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的态度。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孤在行宫之内,紧闭宫门还能活上三年,那帮泥腿子可撑不住。孤买他们的东西又不是没花钱,他们自己不种粮食又能怪谁。”
楚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接带着王妃孩子去了行宫,然后封闭出入口,每日严加盘查,一副等到没人能闹的时候自己再出来。
因着二王起了个不好的头,世家和富商们也有点慌乱,前者还能凭借自家底蕴有条不紊处理后续事宜,后者则多半为暴发户,只靠这两年开作坊工厂赚了一笔,实则如无根浮萍,随风漂流。
也就是这时候,小山子看到了行动的机会,快速打了报告回去,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孟旭派来的人手支援,一时间人心浮动,宛平那边的故事不知怎么的就多了起来,仿佛谁都有那么一两个来自于那边的亲戚朋友。
“听说了么?咱们没粮了。”
“城里的粮食铺子已经开始限购了,价也比往年翻了三倍。”
“后悔没听我爷爷的话,就该老老实实种庄稼,不然也不至于落到这种田地。”
“谁说不是呢,这两年是赚了点钱,可根本不够买粮食的,我这一家老小可怎么活。”
“知足吧,咱们陈地还好,楚地那边连高价粮食都没有,楚王老早就带着老婆孩子跑行宫了,听说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