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怕选到那些眼高于顶的教书先生回来,万一瞧不起人,言语打击,又或者是混日子的,那样怕不是会害了孩子。
万幸小少爷是何人啊,他肯定是靠得住的,他托人帮忙选中了目标,又自己亲自探查了一番,最终才选中。
只能说合作伙伴也得是趣味相投,拥有同样观念的人,对方听到他们要办这样的学院,当即就表示愿意来。
并且银钱还不是重点,只单纯觉得这样是很出色的想法。
他们也觉得自己的本领如此不算浪费,也愿意去教这样一群孩子,更想看看农户的孩儿之中能不能出人才。
所以教书先生是不用愁了,他们都是乐意之至地过来。
陈喜见学院也有,三位教书先生也到位,她立马就让老管家传话,让农庄里边三到七岁的孩子以后白日正式开始上学!
雷厉风行。
老管家简直激动地胡子都在哆嗦,没想到这事这样快办成,当即欢欢喜喜地就答应下来,立马就召集大家开会去了。
这事儿就像一阵小风,而后转化成大风地朝整个农庄刮去。
大家伙都激动了,家里有小孩子的都赶紧拉着孩子说教,让孩子们睁大眼睛看清楚,学会知识的人以后就会过上像喜鹊姑娘那样的生活,若是不学习以后就是在地里刨食,所以难得遇上这种好机会,一定要把握。
多少孩子懵懵懂懂的,但也有稍微大些懂事的也明白上学的好处,一个个振奋不已,都顶着张稚气的脸蛋说自己要去认真地学知识,以后也要做当家做主的人。
当家长的自然欢喜,都笑着说我的孩儿有志气呢。
满心期盼。
而那些还未生育的年轻夫妇们也勤加努力,想说早些生的好,说不准这好事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所以早生说不准还能赶上趟呢,毕竟如今要上学培育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这东家愿意出钱培养啊,那可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儿?真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人们奔走相告,一下子的功夫,整个农庄的人就都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