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讲述的是这年代的扬名方式。
这年代的扬名方式有很多,但总结下来就只有一条。
靠着家族余荫,在家族属地内传播某种有利的信息。
首先,甄家可不是历史上只会做生意的那个普通世家。
在百多年前的时候,人家也曾经阔过。
王莽时,甄宓的先祖甄邯是孔光的弟子,另外的几个先祖,也都是世袭二千石的大佬,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
四甄。
每一个都是赫赫有名,每一个都是二千石。
不过很可惜,随着王莽的垮台,甄家就这么没落了。
但是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不,并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对于世家来说,彻底的没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家的祖先虽然没落了,可是好歹每一代都还有那么几个人才,在冀州一带更是门生故吏极多。
若非如此,以袁绍的眼光,又怎么可能看得上一个小小的商贾家族?
这不是开玩笑吗?
别忘了,袁绍可是连荀彧都不怎么看得上的啊。
人家好歹还出过荀氏八龙,怎么算都要比甄家厉害很多倍。
但问题在于,荀家的根基在兖州。
更确切一点地说,荀家的根基是在颍川郡一带。
袁绍当时的根基是冀州,他走的又是上层建筑,因此必然要买好当地的世家,那么甄家的地位,便遥遥领先荀家了。
也正因此,袁家跟甄家结了亲。
两者之间可不是因为什么金钱关系,而是因为甄家真能帮他稳定地方。
由此也可以看出,甄家在当地的关系之错综复杂。
毕竟,这年头的推举制,本身就是一种很恐怖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为纽带的推荐。
别看甄家好像倒下了,但是他们祖上推荐的那些人,可都世袭罔替的镇守着冀州各地呢。
虽然后来势力有所缩减,变成了仅有中山一带,可真要说起来,甄家要是出一个曹操或者袁绍式的人物,估计也能在此时此刻据有一地,变成一方诸侯。
这,就是世家的可怕之处。
因为在眼下的制度之下,一个家族只要不是闹腾的太过分。
比如说吧,甄家当初厉害的时候,要是不多推荐几个乡里人,他们现在肯定完蛋了。
但只要他们推荐了,那些人又站对了队伍,还获取了权利,便必须要给甄家几分面子。